《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

《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

ID:19001063

大小:14.1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27

《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_第1页
《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呐喊》读后感,《呐喊》读后感范文  《呐喊》小说集是鲁迅极具代表性的小说集,他的语言很有代表性,建立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虽然不是很容易理解,但只要静下心细细来读,是很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的。  读鲁迅的小说,自然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入手。 鲁迅先生曾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他放弃医生这个多少人仰慕的职业,而来写作,只为唤醒人们的思想和内心。可见当时的社会是动荡的,辛亥革命的开始,清朝的腐败,人们虽剪断长发,表示民国的成立,但他们落后的思想是剪不断的,只有从内心深处的改变才能使他们跟紧时代的潮流。  中国

2、无数农民和原来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只求能有吃有穿,地主能少剥削些,这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们并没有想过只有国家真正的富强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就这样过着保守自私的生活。日本侵略者参说:别看中国地大人多,其实它是由许多落后的部落组成。中国在当时并不团结,而是自顾自地生活。  鲁迅先生以清醒的头脑立即看破了这点,他发誓用文字唤醒中国人们的思想,让中国真正的革命。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贫穷好吃懒惰,怕人家说他偷东西,说读书人的事不算偷,好面子的老头,已成为许多人的笑柄。他整天口中念念有词,说些自以为很有学问的话,偷东西还死皮赖脸的不承认,找些奇怪的理由为自己

3、辩解。他的结局很悲惨,偷东西被抓住还被打折了腿,就在这种情况下,还顾面子的说是摔折的腿,最终难逃一死。  孔乙己就是懦弱封建社会的代表,他坚持封建主义,最终得到悲惨的结局,鲁迅借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不可救药,提醒还深陷其中的人们早点改变思想,支持这种思想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会像孔乙己那样被人踩踏在脚下。  《药》则表现了国民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华老栓为治好儿子的痨病竟花大钱去买那毫无科学依据的药品——人血馒头,原以为儿子有救了,自己很幸运,但最终儿子还是死于没有治好的痨病。文章还通过茶客们的谈话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们麻木无知。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

4、势欺人。  在鲁迅的文章里,悲伤无处不在,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真正尽到了这份责任,他呼吁中国人们不要在麻木,不要再沉睡,唤醒人们的思想,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呐喊吧,向社会呐喊,向生活呐喊,把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