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

ID:19061176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_第1页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_第2页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_第3页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抗战时期国共力量的消长余杭区仁和镇云会中学涂英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台阶上,抑制一下天性中急功近利的弱点,张扬一点独立自主的理性精神,用比较公正、中肯、客观的目光回眸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将获得怎样的认知呢?一个这样的事实凸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正是在这血与火的八年里选择了共产党。十个五十余年,这个事实似乎再简单、再清晰不过了。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大陆上每一个受过最简单教育的中国人,都可以这样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因为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这是因为共产党得民心。是的,这种答案都包涵着真理性,它们都基于“共产党在大

2、陆取得政权”这个无可怀疑的事实上。然而,当我们把探究的目光朝更深一层透视,看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抗日战争爆发时,共产党只有不足五万人的军队,占据着西北的弹丸之地;战争结束时,共产党拥有九十余万正规军和两百万民兵,控制着九千余万人口居住的地方。按照历史记载,在抗日战争的八年里,共产党的武装抗拒着占侵华日军半数以上的部队,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认的一大奇观。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在战争爆发时,年龄不足十八,随着战争的进程,它却没有迈进坚强有力的盛年,二十日渐衰微,三十岁零两个月,也就是1949年12月,像

3、得了不治之症一样吞下战败的苦药,退守台湾小岛。这是世界上很多人都清楚的一出活剧。一个疑问随即发芽了。共产党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获得能与国民党一争天下的力量?在可能存在的答案里,笔者想就抗日战争时期党派力量的消长探讨一下这个问题。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侵占东三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深灰的主要矛盾,抗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呼声,中国政治的主题转向抗日救亡。抗日政治,最早体现在东北民族抗日救国会的“为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安宁”二站的宣言中;在上海,万宝山事件以来“反日援侨会”改组为“抗日救国会”,大规

4、模展开对日经济绝交运动、并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抗日;“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又提出“救国保种”口号,《申报》也发表文章,提倡“抗日救国”、“政治公开”。救亡运动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几乎所有城市的各界各阶层中开展起来。“抗日救亡论”的出现,说明人民大众已认识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抗日政治的凝聚力也正在发挥。这场运动是民众自发的运动,其思想基础是“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救亡意识,是19世纪中叶以来“救亡图存”思想的结晶,并且带有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即希望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自己的

5、国家。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九一八”事变前,国民党主要热衷于建立“中华民族国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

6、民政府:对内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的反蒋派,对外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救亡意识活跃,但国民党以“除军阀、灭共匪”为第一要务,抗日救亡是国家统一的障碍。可它又不能完全无视民众的要求;更何况一部分党员已在行动,如松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建立、闽变等,无一不给蒋以打击。在两难情况下,“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出炉。蒋介石在推行亲日和“剿共”政策的同时,也在秘密备战,并且极力镇压民众抗日运动,只是抗日救亡运动在1935年几乎停滞。而共产党在1927年底开始推行“苏维埃革命”以推翻蒋

7、介石的反动统治。“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想通过“两个阶级、两个政权”决战以挽救危机,并推行下层统一战线,将中间路线视为最凶恶的敌人。中共此时的观点与抗日救亡论是对立的,脱离了民众的要求和中国的事迹。只是在1933年后,由于东北的特殊环境,全民族的抵抗被提上日程(也只限于东北)。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政党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仍处于敌对状态,内战仍在持续;但抗日救亡运动的暗流因1935华北事变而又高涨起来,全社会普遍要求国共改变敌对状态,寻求共同政治路线。经过长期的准备,全国各界

8、救国联合会1936年上半年成立,此事表明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顶点,显示了以中国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巨大凝聚力。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团结民族的政治浸透力不断增强,国共两党谁适应民众的要求,谁便可以壮大、成功。中共1935年自觉改变政治路线,一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相适应,以民众的民族主义为基础,重新形成中共的民族主义。中共在国家问题上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把抗日作为共同的政治基础,农村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