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

ID:1908586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1页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2页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3页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4页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工学交通运输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公交线路车站的衔接设施按其规模和等级可分为3种类型:综合枢纽站、大型接驳站和一般换乘站。乘客换乘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设备接续和组织协调两大类,合理规划换乘设施可提高乘客的换乘方便程度及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转效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关键词:轨道交通;对策为解决大城市客运交通拥挤、道路堵塞、事故频繁、污染严重等问题,缓解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以轨道交

2、通为骨架,以地面公共电、汽车(简称常规公交)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时,要重点考虑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衔接问题。1主要公共交通方式的特性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有3种:常规公交、地铁和轻轨。常规公交固定投资较小,运行路线可改变,但必须在地面道路上行驶,舒适性和准点率都较差,适于客流不大的中短距离出行。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具有速度快(45~60km/h)、载客量大等特性。全部于独立线路上运行,准点率高,适于客流非常集中的中长距离出行。轻轨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各项指标均介于常规公交与地铁之间,既可于独立的线路上行驶,又可与其他交通方式在地面上混合行驶。本文中所指的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和轻轨。

3、2换乘接驳车站设施类型乘客从一种交通方式换乘另一种交通方式,必须有供其转换的衔接设施。轨道交通车站与常规公交车站的衔接设施按其规模和等级分为3种类型[1]。(1)综合枢纽站。综合枢纽站一般位于城市对外交通进出口处,是吸引多种交通方式汇集的客运中心地段。在此,公交线路一般呈放射型布置,可多达10几条,站场规模在10000m2以上。一般不仅限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有时还包括长途汽车、企业班车、铁路甚至水运设施等,具有客流集中、换乘量大、辐射面广等特点。(2)大型接驳站。大型接驳站指位于快速轨道交通首末站、地区中心及换乘量较大车站的换乘点。此处的常规公交线路主要为某一个扇面方向的地区提供服务

4、。公交车站可采用总站或规模较大的中途站两种形式。总站的规模一般在3000~5000m2;中途站需提供3~4个车位或线外有超车功能的港湾式停靠设施。(3)一般换乘站。一般换乘站指快速轨道交通的中间站与常规公交线路的中间站的换乘点,多位于市区,由于土地紧张,通常没有大规模的站场布置。3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问题3.1换乘设备接续问题分析乘客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为保证两种交通换乘衔接的协调,要求各环节的客运设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轨道交通的客运能力、车站站台与公交换乘枢纽的容纳能力、车站检票口的通过能力及常规公交的运输能力要相互适应与协调。图1中椭圆虚线表示换乘设备接续过程中

5、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只有当各换乘环节的客运设备及组织能及时地“消化、吸收”换乘的客流,才能实现不同运输模式相互间的协调换乘。通常存在的问题是设施间空间距离过大,地上、地下换乘不便,步行时间长,绕行现象严重等。如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由于设备配置存在问题,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绕行严重,造成换乘非常不便。3.2换乘组织协调性问题分析(1)换乘时间过长。换乘时间即乘客完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转换所占用衔接设施的服务时间。换乘时间过长是由于换乘组织协调问题造成乘客在各换乘环节上滞留,影响乘客换乘的通畅性和舒适性。(2)常规公交的运送能力满足不了轨道交通客流的换乘需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一般比较

6、大,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期,需要足够运能的常规公交进行接运。若公交车数量不足或发车间隔过长等,都将难以满足轨道交通客流的需要。(3)换乘设施面积不足。换乘设施面积不足易造成乘客拥挤、环境质量差,严重影响换乘的舒适性和效率,破坏换乘组织的协调性。(4)换乘站内客流交叉干扰。换乘客流具有混合性、多向性和冲击性等特征。若进、出站客流方向混杂,对换乘客流的疏导不够,极易造成换乘客流交叉和相互冲击。4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对策4.1换乘时间一般可以将换乘时间分解为换乘步行时间、排队等候时间和换乘候车时间3个部分。即:T=T2+T3+T4⑴式中:T2、T3、T4、的含义见表1。排队等候时间可根据排队论有关理论

7、求得。为保证换乘过程的顺畅,避免乘客在各换乘环节上滞留,要求乘客通过各换乘环节占用交通衔接设施的服务时间应满足条件:式中:T1—T5的含义见表1。只有满足式⑵才能保证交通衔接过程的通畅和有序,使客流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换乘环节上,不会在中间关键环节上集聚,有利于整个换乘的顺利进行[2]。4.2运能匹配度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设施的运能匹配度,可以用一辆常规公交车的平均载客能力和为轨道交通车站服务的常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