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

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

ID:19091072

大小:14.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8

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_第1页
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_第2页
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浅析  伴随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生态养猪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因为养殖环节控制不严,猪粪及污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药物残留也严重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1生态养猪模式介绍  生态养猪模式,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主要涉及到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生态学、养猪学、农作物栽培学等学科。开展农、牧结合,实现合理的利用,同时互相促进,使生态养猪模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减少污染,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养猪对于常规养猪来说,具体是

2、指使联盟用生态学的原理,遵守畜牧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则[1]。主要以养殖业作为主体进行开发,通过对猪粪的科学处理,实现对畜牧业生态系统中动物要素的利用,协调环境和生物等多方面的关系,有机组织对生猪生产体系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在养猪中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环保节能的意义,实现了物能多次的循环利用,以获取最大的生物量。  生态养猪中的关键技术  猪舍的设置  猪舍是生态养猪的重要场所,生态养猪中对于场地有着重要的要求。传统的猪舍地面是水泥的地面。需要将传统的圈舍改造成垫料的地面。垫料具体是指使用锯末

3、、麸皮、采集或培养的土著微生物在一定比例下混合组合形成,厚度要求一般在80cm左右,发酵时间为4~d。保证形成没有臭味、干净卫生的猪舍环境。保持猪舍恒定的温度。在冬季的时候,猪舍的温度保持在2℃左右,有利于仔猪的生长。  2.发酵管理  在生态养猪中,沼气的发酵是关键技术。对于整个生态养殖中的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实现环保,还可以节省大部分资源。当前猪场里使用比较多的发酵方式是地下式以及常温发酵。一般来说,沼气发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照温度来划分。高温发酵,发酵温度设置45~5℃;中等温度的发酵,发酵温度设置35~40℃;正常温度发酵,发酵

4、温度设置30~3℃。另一种就是依照工艺来进行划分。主要是地上式以及地下式的发酵。在生态养猪模式里,必须重视沼气发酵关键技术,在整个沼气池的建造中,材料的选择和沼液输送管道的建造,一定要确保沼气池的保温和性能,进而实现整个沼气池发酵效率的提高,减少沼液里污染物的浓度[2]。  2.干清粪技术  当前,仅在我国部分的规模化养猪场中,有着干清粪技术。主要清粪技术有水冲粪-水泡粪、水冲粪、干清粪。水泡粪的优点主要是可以节省一定水资源,但是易产生气味。当前,伴随环保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于干清粪的工艺技术青睐有加。将其作为首选清除的技术。总的来说,这些

5、技术,可以减少粪便污染60%以上[3]。也就意味着,在猪场的粪便池里,至少能容积60%以上的能源了,大大减少了后续治理污染的压力。  小结  我国养猪业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朝着规模化、生态化以及产业化方向发展,走资源的循环利用之路。因此生态养猪符合生态文明原则,也是养猪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