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开题报告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

ID:1909678

大小:32.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_第1页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_第2页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_第3页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_第4页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测量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长平矿两井贯通方案设计与精度估算指导教师院(系、部)矿业系专业班级12级矿山测量2班学号1204263255姓名赵士杰日期2015年3月10日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作为一名即将到矿山工作的测量专业大学毕业生,我深知测量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两井贯通方面,涉及的工作更为广泛,所以,我选择以开滦集团钱营矿两井贯通为依据,做一个以“钱营矿两井贯通方案设计与精度估算”为题目的毕业设计。所谓贯通测量,就是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同时掘进

2、同一巷道,使其按照设计要求在贯通相遇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采用贯通方式多头掘进同一巷道的方法,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条件,有利于巷道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是加快矿山建设的重要措施。当然,贯通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一个“通”的效果,产生偏差则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测量工作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实现贯通,采用哪一种方法才能使偏差最小等问题成为测绘人研究的重点。选这个题目,目的就在于研究贯通的方法、方案及其精度以及巩固矿山测量知识,为工作打下基础。(二)研究现状随着测绘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仪器和新的技术不断

3、应用于测绘行业的生产实践,其中,计算机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为精度的评定做出突出贡献。两井贯通测量实质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井下导线和高程测量。地面部分连测,目的是确定两近井点处于同一坐标系统。由于GPS的优势,地面连测已经逐步倾向于使用GPS。联系测量是将地面的坐标、方位和高程传递到井下,确定井下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以及井下定向基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对于立井井筒,平面坐标和方位角的传递通常采用两井定向和陀螺定向的方法,高程采用长钢丝或长钢尺导入高程的方法,对于斜井则采用导线

4、测量的方式进行传递。井下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从由地面传递井下的井下基准点和起始边开始。平面坐标测量通过已有巷道布设全站仪或经纬仪导线到待贯通巷道两端的开切眼附近。通常布设井下7"导线或者15"导线加测陀螺边。井下高程测量可以在平巷或坡度较小的巷道内进行水准测量,在坡度较大的斜巷中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将高程传递到待贯通巷道两端的开切眼附近的导线点上。目前,两井贯通的方法已经基本趋向成熟,但是大型贯通的精度估算仍然有着提升的空间,特别是井下导线的精度估算,有些专家已经研究出重要段落法进行精度估算,并且与计算机技术

5、相结合,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准确、可靠,减少人为误差。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1、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两井贯通地面连测方案与误差预计。(2)联系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3)井下导线与高程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4)贯通工程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2、研究的技术路线:设计地面连测方案并进行误差预计联系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井下导线与高程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整个贯通工程的误差预计总结与展望,得出结论与成果3、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进行地面连测、联系测量和井下导线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2)精度评定的方法。(

6、3)实现精度估算与计算机的结合。4、论文框架0.前言1.唐安矿的概况2.地面连测方案与误差预计2.1平面部分2.1.1GPS布网及其误差预计2.1.2导线布网及其误差预计2.2高程部分3.联系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3.1导入坐标和高程3.2定向3.2.1两井定向3.2.2陀螺定向4.井下导线与高程测量方案与误差预计4.17"导线及其误差预计4.215"导线及其误差预计5.整个贯通工程的方案选则及其误差预计6.总结5、研究目标和预期结果:实现用C语言进行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估算,完成对整个贯通方案的设计并估算出其精度

7、。三、研究进度第5-6周:搜集钱营矿的相关资料。第7-8周: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特别是对《矿山测量学》一书的仔细学习。第9-10周:对比研究地面连测、联系测量和地下导线和高程测量中的方法和要求等。第10-11周:在原有基础上学习C语言。第12-13周:编写精度估算的程序,并完善其成果。第14-15周:论文的撰写阶段。第16-17周:论文装订与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王家贵,王佩贤,裴亮,(等).测绘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朱红侠.矿山测量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8、1[2]张华海,张凤举,赵长胜,(等).控制测量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3]赵长胜,石金峰,王仲锋,(等).测量平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王佩贤,张国卿,王建敏,(等).大地测量学基础[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5]尹辉,陈庭,陈晓红,(等).测绘工程专业英语[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吴德成、王家海.C语言程序设计[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