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ID:19143515

大小:15.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第1页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第2页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第3页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第4页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20世纪末现代社会主义理论最系统、最完整、最成熟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然而,就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来说,他最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浅析邓小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20世纪末现代社会主义理论最系统、最完整、最成熟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然而,就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来说,他最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浅析邓小

2、平理论对现代杜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20世纪末现代社会主义理论最系统、最完整、最成熟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然而,就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来说,他最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50年代中期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处于引述、注释经典作家的论述和为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作辩护的停滞状态,谈不上创造性的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词句在有些人手中变成了打人的“棍子”,专门用来反对那些敢于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

3、国实践结合起来的人,造成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撅的不正常局面。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再一次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突出位置,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中国,而且震撼了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邓小平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原则问题,具有战略全局的指导意义。因为实事求是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也就是重新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

4、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指导地位,重新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基石的地位,这就给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为这一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第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一块新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我国实际的典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辉煌成果。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强调应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配置

5、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为克服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根本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联盟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第三、科学地阐明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更具有基础

6、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即从“结构取向”来认识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样认识社会主义往往使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钢性”而缺乏“弹性”,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产生“急速”性而缺乏“渐进”性。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新的科学的高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认识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路,将人们从传统的以“结构取向”或“制度取向”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转变到以“

7、存在根据”或“价值取向”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新的思路上来;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中,邓小平突破了历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上来界定社会主义的传统思维,深人到更基础的层面—生产力的层面上来界定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本依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最根本的体现,这就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发展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突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而克服了以制度特征或“结构取向”来界定社会主义时所产生的静止地、绝对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弊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