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

ID:19190337

大小:18.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_第1页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_第2页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_第3页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_第4页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  南海自古以来便为中国所管辖,但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直至随着人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求,南海诸岛海域丰富的油气资源被人们所勘探出来。并由联合国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公布出来后,它便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对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争夺也再次开始。有些国家对我国南海诸岛的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并对其主权归属进行无理的要求。南海问题由此产生。  二、南海诸岛争夺的缘由  自古一来,各国对一地区的争夺几乎都是由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民族因素,资源因素,地理位置因

2、素、宗教信仰因素、国家利益和政治冲突因素等,其中又以经济利益因素为最。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因也是在上述几个原因中产生:  丰富的资源  各国都讲求经济利益的至上原则,南海诸岛一带由于其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而被多国所重视。南海诸岛由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它成为世界上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鱼场之一。且由于其鱼类资源的丰富使得这里成为了鸟类的聚集地,有着丰富的鸟粪资源。南海诸岛的海底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矿物资源。同时其他国家相继在南海诸岛的边缘海底发现了战略储备所需要的石油资源,有大约40亿-50亿吨的储备石油资源,约100万平的天然气储备,这在石油资源和燃气资源紧缺的国际大环境下无疑成为

3、了各国所渴求和争相夺取的“肥肉”,这便使得南海诸岛成为各国所关注的地区。联盟  重要的战略地位  稀缺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南海诸岛被人争夺的主要原因。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为东南亚地区经各港口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亚、非洲等地的要塞。除此之外,他还扼守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运,对其他国家的海事战略防守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主权之争也愈加激烈。  三、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国际法依据  中国依据“发现”、“先占”原则取得归属权  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1款项规定“在第五十九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为最高之公法家学说,作为不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由此可见,对

4、于“发现”原则应以公法家的著作为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至18-19世纪后国际法又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国家要对土地进行有效的占领和明确其归属权问题,他提出“占有和行政管理是使占领有效的两个条件。”这便使得传统国际法中的发现原则被先占原则所替代。不管是原本国际法规中的发现原则还是按照现在的先占原则,我国都对南海诸岛有着归属权。在历史上,我国便对南海诸岛有着所有权。其依据有三:第一,中国是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的国家。据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所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其中“涨海”便是指的南海。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中国渔民都在南海诸岛捕鱼。除此以外还有《扶南传》、《岛夷志略》等书可以证明南海诸岛的

5、历史归属问题。第二,中国人民早在很久以前便对南海诸岛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并对南海诸岛进行了管辖,其他国家在时间上与我国是无法相比的,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质疑的。第三,国际上对于中国管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诸岛有着管辖权和主权都是认可的。这在外国出版物《中国航海志》等的描述中便可看出。从上述三个方面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南海诸岛自古便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以菲律宾为主的国家“无主地”原则没有国际法依据  “无主地“是指无主权归属的土地,而并非是没有人居住的土地,菲律宾妄图以此来混淆是非是不合理的,并且菲律宾在1954和1958年生成发现无主地它的发现时间要晚于中国两千多年这在发现原则上也是不成立的,

6、并且中国自古以来便从未放弃过南海诸岛的主权。由历史也可看出,日本在二战时占领了南海诸岛等地区,在战败后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将南沙群岛归还,正式由我国接管,这也确立了我国对南海的主权问题。因此,菲律宾借口南海诸岛是无主地一说是不成立的。  以“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来主张“岛屿主权”问题严重背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岛屿是四周环水,并在涨潮时也会高于水面的区域,除了不能维持人居住和专属经济区的大陆架外,其余的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加以确定。而菲律宾等国借口南海诸岛在其大陆架范围内而要求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实际不合法的,更是没有道理的。并且由国际法来看

7、,对岛屿主权的归属不能凭借大陆架来判断,相反的而是应该按照领土主权为依据。若是相邻双方因主权问题发生争执应该以协调协商解决为主,而对南海诸岛主权的归属问题显然是菲律宾等国单方面的决定,也是不构成协议的。  四、应对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律措施  积极促成双边或多边条约的签订  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主张以和平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在产生问题和分歧时也致力于以协商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并与周边国家达成一致。但是受种种条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