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官制度,工商食官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

ID:19268269

大小:36.8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30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_第1页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_第2页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_第3页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_第4页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官制度,工商食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官制度,工商食官  篇一:“工商食官”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

2、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

3、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经济史复习资料  文明史观下的经济史  一、农耕文明(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1.小农经济的形成:  (1)形成原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运用。春秋:铁犁牛耕开始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汉朝: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二牛抬杠演进为一牛挽犁→唐朝:发明。②水利事业的发展

4、:战国: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郑国渠,在成都平原修建都江堰;汉代:关中农民发明“井渠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③改革变法推动经济转型:如商鞅在秦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宣布废除土地国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2)小农经济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以男耕女织为生产分工;③精耕细作;④自给自足;⑤具有脆弱性。  (3)导致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因素:①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②地主阶级疯狂的土地兼并;③封建政府沉重的赋税徭役。  2.

5、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1)土地制度:①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②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土地私有制。③从战国到晚清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小农土地私有制)始终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北魏、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  3.中国传统农业与西方式农业现代化的比较:  (1)我国古代人民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实行精耕细作,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2)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改造农业,在一定程度上

6、违背了农业的本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灾害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希望从中国传统农业中寻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符合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结合的农业的本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该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相结合的道路。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1)地位:从西周——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西周:“工商食官”。  (2)工官制度:A.起源:商周,文献有“工商食

7、官”的记载。B.强化:西汉武帝时代,实行“盐铁官营”制度。C.特点:①产品供官府专用和皇室私用,不进入民间市场;②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③手工业技术的发明和更新不服务于社会;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不利于推广新技术;⑤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⑥官营工匠缺乏人生自由。  2.私营手工业:  (1)春秋战国时期:以城市为基地,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  (2)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矿冶等多种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8、3.家庭手工业  (1)农民家庭手工业→特点:①小农业与小手工业紧密结合;②规模小;③产品主要自产自用。  (2)地主田庄手工业→特点:①手工业作坊规模大;②产品种类齐全;③仍然是自然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  【思维提升】明代对传统经济结构的突破:  (1)对传统农业结构的突破:、的引进和推广;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赋税制度的变革,起到刺激商品经济、“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引导作用。  (2)对传统手工业的突破: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