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

ID:19281558

大小:38.4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30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_第1页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_第2页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_第3页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_第4页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明朝科举制度()1,明朝沿袭  篇一:明朝科举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研究  田佳懿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取之有序,进之有等”、“兼用人才,南北并举”和“八股举业,士林标准”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其对士人入仕、区域发展的利弊,提出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带给古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利弊教育启示  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  [1]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科举制使选拔官吏包含着学

2、校育才,科举选才、  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对清朝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科举制度的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流地位的制度,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2]  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科举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

3、断通过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队伍提供新鲜血液。[3]  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举制度。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些遗风,同时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在科目设置、考场规范和科举与教育等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到了宋朝,虽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大统一,但是两宋经济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

4、作弊,保障公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极大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元朝时代,世袭制扰乱了科举制度的正常推行,其总共举行了16次科考,阻碍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2]  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则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

5、能人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明朝科举制达到鼎盛时期。明朝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考,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院试考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1]  乡试考试地

6、点在省城贡院。三年一考.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在京师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唐时科目繁多,考试内容也宽,明算主考算学,道举考老庄道学,进士以诗赋为主。宋代王安石罢诸科,并于进士一科,改考儒家经义,致使经学在科考中越来越重要,这与程朱理学

7、地位的提高是相应的。明代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1,形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2。1《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  2《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  从此,八股文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或者干脆称之为“八股取士”。[4]2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