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

ID:19282514

大小:19.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30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_第1页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_第2页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_第3页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_第4页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  篇一: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选拔工作的民主程度,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实际效  果,防止用人失察和不正之风,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经研究决定,在企业建立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第一条公示对象和范围  凡由企业直接行文任命或提名任命的拟提拔为副部长级以上的干部(特殊岗位除外)在  全公司公示。  第二条公示内容、方式和期限  公示内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人选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历、政治面貌、工作简历、现任职务、拟任职级或职务等基本情况。  公示方式:通过文件、会

2、议通报、网络公告等方式进行。以上公示方式,可以单独采用,  也可以合并采用。  公示期限:7-10天。  第三条公示程序  1、确定公示对象:经总经理提名,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形成干部调配方案,同时确定  公示对象。  2、向全公司公示:公司经理办对公示对象以正式通知形式在全公司公示。  3、收集汇总、分析核实公示反映:公示通知发出后,接受全厂干部职工对公示对象的  广泛审议。全厂员工可在公示期限内当面或以署真实姓名的书信等方式向公司党委或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情况。  对群众有反映但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已经掌握或作出结论的问题,如果没有新的内  容,一般不再予以

3、调查;对群众有反映但组织上没有掌握的新情况,一般由组织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群众举报的重大问题,由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的结论,由公司纪委向有关单位和举报人反馈。  4、使用公示结果:在公示期限内,对群众无不良反映,或反映的问题属于一般性缺点、  错误,不影响任用,或所反映问题查无实据的,原研究决定的干部调配方案一般不再进行复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汇展国际花园9层  议,按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组织谈话并行文;对群众反映公示对象存在影响任用的问题或一时难以确认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研究经复议后取消或缓定原任职方案。 

4、 第四条公示纪律  (一)要及时拟定公示通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公示通知的发出。  (二)确保公示时间。凡来信举报的,在公示期限内的均有效。  (三)反映、举报公示对象情况要本着对组织、对公司、对公示对象负责的精神,实事  求是反映问题,不得捏造事实,诬陷他人。  (四)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打听公示对象的群众反映,不得为公示对象打招呼、说情。  (五)公示对象要正确对待公示,自觉接受单位和群众的监督,积极配合组织查明情况,  不得阻挠、刁难群众反映问题,更不准打击报复。  (六)公司党委、纪委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对反映公示对象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进行归纳整

5、理,登记建档,并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七)核查要做到重事实、重证据,并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在作出正式结论前问题扩  散对干部本人造成不良影响。  凡违反上述纪律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以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  (八)本制度由经理办负责解释,自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汇展国际花园9层  篇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任前公示制度,是指将经过镇党委会讨论确定的拟提拔或调整的镇管领导干部人选的有关情况,通过相应媒体,在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再正式实施任用的制度。  一、公示对象  ⒈

6、各机关单位副职提任正职的领导干部;  ⒉各机关单位新提任的副职领导干部(转载于:小龙文档网: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仇和);  ⒊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4.非领导职务改任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  5.镇党委认为需要其他公示的领导干部。  二、公示方式  ⒈镇党委会议讨论通过后,将公示干部的现任职务、拟任职务、自然情况等在镇政府、各机关单位、各村进行公示,为了便于受理群众意见,设立公开电话。  ⒉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及个人均可以对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或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口头、书面或通过监督电话等形式反映或举报。  ⒊公示期间,镇政府要对群众来

7、信、来访、电话反映的情况,进行不失原意的归纳整理。对其中构成影响任职的情况派专人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或相关部门联合调查,并将调查核实结论作为能否正式任职的重要依据。  ⒋举报单位或个人有权要求为其保守秘密,对泄漏来信、来访、来电者姓名及反映情况内容的,要追究其责任。  ⒌任职公示的干部对举报人有打击报复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做严肃处理。  三、公示结果使用  公示期满后,如果群众意见较多,经过组织考察确有问题的,取消任职资格;如果未发现有影响任职问题的,将正式任职。  篇三: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实施办法  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8、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