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

ID:19293784

大小:1.6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9-30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_第1页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_第2页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_第3页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_第4页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牙周病预防—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牙周病的预防崇州市人民医院杨翎春学习目标1.简述牙周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2.说出牙周病三级预防的内容3.说出机械性、药物性控制菌斑的常用方法4.说出社区牙周保健的模式5.简述相关局部因素的控制方法第1节牙周病的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一、概述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大多数人口中广泛流行。牙周病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症状明显时,往往已进入晚期,有的甚至不能治疗而拔除。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发病过程二、牙周病的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一)始动因子——牙菌斑新概念认为: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

2、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牙菌斑的分类及特点菌斑按其附着部位,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上菌斑:附着在龈缘以上的临床牙冠上,包括光滑面菌斑、牙合面点隙裂沟菌斑、邻面菌斑和颈缘菌斑。龈上菌斑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兼性菌,它们与龋病的发生、龈上牙石的形成有关;颈缘菌斑和邻面菌斑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与丝状菌,与牙龈炎关系密切。龈下菌斑:位于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可分为附着性龈下菌斑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牙根面和龈下牙石表面,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及少量革兰阴性杆菌,与根面龋、根面吸收、牙周病、龈下牙石形成有

3、关;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以革兰阴性厌氧菌为主,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菌斑与牙周病的关系健康的牙周组织:龈上、龈下菌斑大致相似,菌斑较薄,细菌量少,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和放线菌,约15%为革兰阴性杆菌;牙龈炎:龈下菌斑中微生物量增加,革兰阴性杆菌较多;慢性牙周炎:龈下区附着菌斑增大,以丝状菌为主,非附着菌斑中存在大量革兰阴性杆菌;侵袭性牙周炎:非附着菌斑中有大量的革兰阴性酵解糖的细菌;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主要为非附着菌斑,其中65%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优势菌为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慢性牙周炎:非附着菌斑中与牙周炎关系密切的细菌有牙龈卟琳菌、福塞类杆菌、

4、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以及牙密螺旋体。二、牙周病的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二)局部促进因素1.牙石牙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有:①菌斑细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危害;②机械性刺激:牙石本身坚硬粗糙,可损伤龈沟上皮并降低其抗病能力,当炎症发生后又可促进炎症的发展。(二)局部促进因素2.软垢由微生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及少量食物碎屑混合而成。疏松地附着在牙面、修复体、牙结石和牙龈上。3.食物嵌塞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根据食物嵌塞的方式,可分为垂直型食物嵌塞和水平型食物嵌塞两

5、种。(二)局部促进因素4.创伤牙周组织的健康有赖于正常的咬合力的刺激,当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过牙周组织的承受能力时,即发生牙周组织的损伤。5.不良修复体邻面充填体的悬突,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活动义齿的卡环位置不当,基托边缘过紧,正畸治疗中矫治器佩戴不当等,不但直接压迫和刺激牙龈组织,而且影响菌斑清除,可加重原有牙龈炎症或引起牙龈增生。(二)局部促进因素6.错牙合畸形牙的错位、扭转、过长或萌出不足等,均易造成邻面接触点位置改变或边缘高度不一致,有利于菌斑堆积,亦可造成创伤性牙合、食物嵌塞等。促使牙周炎发生或加重。(二)局部促进因素7.不良习惯吸烟不良刷牙习惯磨牙症单侧咀嚼习惯其他不良习惯:

6、经常咬指甲、烟斗、咬瓶盖等(二)局部促进因素(三)全身易感因素--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使牙龈上皮过度角化,刺激骨形成和纤维组织形成,雌激素缺乏可致龈上皮萎缩,牙槽骨疏松,牙骨质沉积减少;糖尿病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II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牙周病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3倍。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分泌过多或不足也可使牙周病加重。二、牙周病的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的作用是可增加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与严重程度。一些遗传病也常伴有牙周破坏,如周期性白细胞减少症、粒性白细胞减少症、唐氏综合征、掌跖角化牙周综合征等。(三)全

7、身易感因素--营养因素和代谢障碍蛋白质缺乏可引起牙龈、牙周结缔组织变性、牙槽骨疏松;维生素C缺乏,结缔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严重时发生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钙、磷代谢,使牙槽骨吸收或结构变疏松。(三)全身易感因素--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与牙周病: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一些炎症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胶原酶、溶酶体酶、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一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