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设计初探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

ID:19330037

大小:20.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1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_第1页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_第2页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_第3页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_第4页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艺术设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艺术设计初探内容摘要: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继承、发展而走向世界。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现代设计必然要出现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关键

2、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发展与变革一、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如果我们将1919年在德国小镇魏玛成立的“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标志,那么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西方从包豪斯开始已发展了近100年,而在我国真正接近西方现代设计概念的历史,却只有20年的时间。“包豪斯”成立的那一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潮流、新观念和新思想的传播,现代设计的观念也开始传入我国。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美术工艺”“实用艺术”“工业艺术”“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过程,在今天看来确是走了一个弯路才又回到了其原始的

3、跑道,但这对于未来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从1956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至今,我国的工艺美术领域无论是在道“器”还是器“道”上都取得辉煌的成绩,但随着时代步伐的迈进,工艺美术渐渐地被艺术设计所取替。有人以1999年11月20日中国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工艺美术最高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不但并入了清华大学,还更名为美术学院,作为在中国的高等专业教育中工艺美术已被艺术设计所全面替代的标志。笔者以为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言:“工艺美术……现在改称‘设计艺术’了。”我国1998年学科分类目录中艺术设计是艺术学下的

4、二级学科,至此我国现代设计的概念以艺术设计作为“国定”科目基本上画上了句号。艺术设计一统过去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等专业科目混乱的局面,而工艺美术却随之逐渐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设计类院校的主战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又该如何深入

5、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另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

6、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二、从早期的设计与艺术的关联性来看二者今天所承载的任务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原始时代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艺术可以说大都

7、体现在建筑上,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教堂建筑,它综合了诸类艺术。教堂建筑中所使用的彩绘玻璃、祭坛画、壁画、复制画及佛像、雕刻、曼陀罗等,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同时也被当作一种符咒、信仰的对象。此时的艺术和工艺与生活之间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一体。设计在我国是近二三十年来才出现的名词,以前,称之为“经营、布局、营造”。上文中曾提到了设计是解决问题,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人类生活的问题。因此要想做出设计就必须了解市场、科学和目标群体。单凭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加上设计者的个性思维和设计提炼,即为他而我,合二为一。否则,只为他没有我

8、,那么,市场上、生活中的一切设计只会产生一个模式,缺乏变化性。正因为艺术上的为我而他、设计上的为他而我的存在,才有人类精神的丰实,知识结构的多元,生活才尽可能地多姿多彩。艺术的发展苟合于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人们的认识论依据和行为的不同。中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