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

ID:19363801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1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_第1页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_第2页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_第3页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_第4页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2006年第24卷第4Vo1.24,No.4,2()(16四JIlJollrll~lIIIfSicluKillllI1l'radil中医iIJI1nIChi【】cse^Iedici~1●药苑●4l-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包?照日格图呼格吉乐图李祖伦1.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云南昆llJ】6502{}0)2.内蒙LfJ浆陕院(内蒙【土『呼和浩特010o2o)3.成都中医曲大学鲋学院(四川成都610075)摘要:中药学和蒙药学对鸟头的药性和临床应用大致相近,各有侧重.中药学强调乌头的辛热之

2、性,善用其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和散寒止痛之功效;蒙药学用乌头及草鸟芽,草乌叶,草乌花为药材,重视其祛寒除湿,止痛,调节"赫依",杀灭瘟疫原"黏"的药性,通过配伍迭到清瘟解毒,杀粘止痛和清热凉血的功效.关键词: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鸟头临床比较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49(2{}06)04—0041—03乌头分川I乌和草乌两种.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michaellDebx.(载培品)的块根,拉丁药名为RadixAconiti.主根为乌头,侧根为附子.草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

3、)和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lchb.的块根,拉丁药名为RadixAconitiKusne—zoffii.川乌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草乌主产于中南,西南,东北,华北等地,国外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蒙古,朝鲜,独联体等地区有分布.原植物乌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积水,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紫色土最宜生长;北乌头喜凉爽湿润环境,耐严寒,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生长于阔叶林下,林缘草甸及沟谷草甸.作为植物药,中医临床应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4、下品;蒙医经典记载于《四部医典》和《无误蒙药鉴》,临床应用亦近千年.本文比较研究中医药学和蒙医药学对乌头的药性理论,组方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方面,相互借鉴,以利拓展乌头的临床应用认识.1药性理论1.1中医药中医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乌头栽培品川乌;草乌应用相对较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草乌,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i乌,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对于川乌的药性,《神农本草经》日:"味辛,温."《开宝本草》:"味辛,甘,大热,有大毒."《药类法象》则称其为:"行经药也."在《药性赋》记载:"味辛

5、,性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汤液本草》:"气热,味大辛,辛,甘,大热,有大毒,行诸经."《中药学》中总结川乌的性味归经为"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1.2蒙医药蒙医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北乌头(蒙药名为"泵阿")的块根,叶,花和新幼芽.此外,船盔乌头(RadixAconitiNavicularis)和唐古特乌头(RadixAeonitiTangutiei)…亦做药用,蒙药名为"白泵阿".北乌头在《无误蒙药鉴》中记载为"昧辛,效轻.有大毒."《实用蒙药学》认为"北乌头辛,苦,热;有大毒.用于温性方剂有温热之功;用于寒凉

6、之剂有增强寒凉之效.其性为初热,而后平,凉.有大毒",总结了蒙医药对北乌头的药性认识.草乌叶,草乌芽和草乌花三者在《认药白晶鉴》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均记载为"味辛,涩,性平.有小毒".草乌芽和草乌叶初夏采集,草乌花则在秋季采集.白泵阿在《蒙药学》记载为"味苦,性凉,有小毒".2功效主治2.1中医药中医药对川i乌,附子,天雄(独根川乌的块根)和草乌的功效主治各有侧重.《本经逢原》记载:"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温不减于附,而无倾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此乌附之同

7、类异性者."_2】现概述如下:2.1.1祛风除湿止痛川乌辛热性燥,功可祛风驱除湿寒,用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心腹冷痛,无名肿毒.《长沙药解》日:"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此外本品功专破冷积,疗肿毒,可用于风寒外侵无名肿毒证.2.1.2益火助阳救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叉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肠冷泄泻,下焦阳虚阴走,精寒

8、自遗,论者谓善补命门相火,而服之能使心脉跳动加速,是于君相二火皆能大有补益也."2.2蒙医药蒙医药学认为北乌头主要具有祛除瘟疫病原体(黏),燥化祛除痰湿聚集(协日乌素),止痛和治疗心气(赫依)不调之病的功效.如《呼和必德力亚》:"草乌为治疗白喉,炭疽等一切'黏'病的药物,且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