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

ID:19369096

大小:2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2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模块强化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淄博一模)2015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中国西南发现世界最早的桃核化石,通过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发现,化石和现代桃核极为相似,使人类对桃子演化史的认识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  )(导学号57040106)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的每一次发展都会使原有认识变为谬误 ③桃子的演化史随主体的认识而变化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识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通过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发现,世界最早的桃核化石和现代桃核极为相似,使人类对桃

2、子演化史的认识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这证明了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答案:D2.(2016·乐山一调)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于是“碎花瓶理论”产生了,并在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物体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碎花瓶理论”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是因为该理论(  )①正确揭示了物体破碎的规律,可以指导相关实践活动正确开展 ②是实践的产物,凝聚了人类的脑力劳动 ③找到了物体碎片之间关系的共性,对分析具体物

3、体碎片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④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雅各布·博尔收集花瓶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找到了物体碎片之间关系的共性,对分析具体物体碎片关系具有指导作用,并在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物体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正确揭示了物体破碎的规律,可以指导相关实践活动正确开展,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理论则不具有,④说法错误。答案:B3.(2016·淄博一模)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

4、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提出要警惕“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  )A.认识受到主体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8C.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往往与谬误相伴而行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这说明认识受到主体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A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大数据虽然是复杂的、变化的,但是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们可以根据大数据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不能说大数据都能起到积极的

5、推动作用,故C排除;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答案:A4.(2016·江西省新八校5月联考)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对西安兵马俑到底是谁的陪葬品的争议尘嚣日上。传统观点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但另有些史学家认为兵马俑是芈月的陪葬品,并提出了相关证据。对兵马俑的争议(  )(导学号57040107)①说明历史事件由于年代久远,难有评定标准 ②最终需要通过考古结果来证明孰对孰错 ③表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折射出意识的直接现实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兵马俑的争议最终需要通过考古结果来证明孰对

6、孰错,②符合题意;兵马俑的争议短时间内还没有结果,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③符合题意;历史事件有评定标准,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④说法错误。故选B项。答案:B5.(2016·辽南协作体二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人们对“拆墙”的广泛争议。对“拆墙”的争议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

7、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彼此间没有绝对的界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引发人们对“拆墙”的广泛争议,这是因为认识主体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导致认识具有差异性,③符合题意;对开放住宅小区利弊的认识比较复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符合题意,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