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练习

《阿房宫赋》练习

ID:1937788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6

《阿房宫赋》练习_第1页
《阿房宫赋》练习_第2页
《阿房宫赋》练习_第3页
《阿房宫赋》练习_第4页
《阿房宫赋》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旁宫赋习题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突兀(wù)     骊山(lì)殆尽(dài)廊腰缦回(màn)B.珠砾(lì)迤逦(lǐ)涨腻(nì)倚叠如山(dié)C.摽掠(piào)仓庾(yǔ)宝鼎(dǐnɡ)胜负之数(shù)D.极妍(yán)媸(chī)闲暇(xiá)朝歌夜弦(xuán)解析 A项中“骊”应读lí;C项中“摽”应读piāo;D项中“弦”应读“xián”。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 B项,都解释为

2、“这样”。A项,①开始,②才;C项,①统一,②数词;D项,①喜爱,②爱护。答案 B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②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不敢言而敢怒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解析 ①助词,“的”;②代词,“这些东西”;③连词,表承接关系;④连词,表转折关系。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B.朝歌夜弦

3、,为秦宫人C.骊山北构而西折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解析 D项中的“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 D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解析 A项,一旦,古义: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今义: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B项,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能够。C项,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计划或组织。答案 D二、阅读精练(33分)(一)阅读《

4、阿房宫赋》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

5、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解析 其他都为助词,的。答案 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B.族秦者,秦也,非

6、天下也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 其它都为判断句的标志。答案 D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谷仓。C.戍卒叫,函谷举举:拔,攻占。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火把。解析 炬:燃烧,放火。答案 D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7、也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答案 C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秦朝统治者喜

8、欢繁华奢侈,别人也(都)顾念自己的家啊。(2)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的)族呢?(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