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

ID:19387565

大小:2.55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9-26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_第1页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_第2页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_第3页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_第4页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心理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234【学习目标】描述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什么是防御机制?你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哪些?比较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陈述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第三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第三节认知理论第四节人本主义理论第五节心理生物学理论预习案例:案例3-1:心理理论对初学护理心理学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最让人困惑的领域。例如,学生在开始学习心理理论时,吃惊地发现,看起来很简单的人类行为,人们却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对行为的解释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倾向。预习案例:例如,

2、在讨论一个儿童难以控制的行为时(不听父母的话、发脾气,挑衅),你们会吃惊,甚至失望地发现经典的心理学教材可以给你们四五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可能强调孩子的一般气质及生物基础(生物观);另一种解释可能认为问题行为是习得性的条件反射,因为父母通过满足儿童的愿望来奖励(强化)儿童的问题行为(条件反射或行为观点);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不可接受的行为仅仅是潜在的无意识冲突的症状,无意识的根源是儿童在幼儿时期的人际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心理学家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解释性理论,而且他们还对儿童和家庭的评估和治疗提出截然不同的方法,有对儿童的药物治疗,还有行为矫正和家庭治疗。预习案例:思考:1

3、.究竟哪个理论正确?2.各种心理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哪里?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FreudS,1856—1939)创立。弗洛伊德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个层次。(二)人格结构理论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快乐原则人格构成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三者平衡发展,构成健全人格。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超我(Superege)自我(Ego)本我(Id)道

4、德原则现实原则快乐原则(三)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力和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1.口欲期(出生至1岁半左右)2.肛欲期(1~3岁)3.性器期(3~5岁)4.潜伏期(5~12岁)5.生殖期(12~20岁)(四)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一个人为了保护自我、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缓解矛盾冲突、达到心理平衡而表现的心理反应体系。1.压抑2.否认3.反向4.转移5.退行6.投射7.升华二、精神分析理论评述精神

5、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在病理心理学领域。在当时的年代,它不仅消除了心理障碍的神秘感和超自然解释,还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开创了以精神分析疗法为代表的深层次的心理治疗,被认为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开端。弗洛伊德提出的系统的人格理论对人性的解释也是划时代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因理论的依据缺乏有力的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持。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性本能的压抑是人格发展不健全和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过分强调无意识冲突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环境、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而且其结论大多来源于对精神病人的观察,与正常人的情况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结论的代表性也受到质疑。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20世纪2

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J.B.)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也称行为学派)华生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1849-1936)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无关刺激)通过反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的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的几个重要概念:1.强化:是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的过程。如果两者结合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形成就越巩固。2.泛化:指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3.消退:是指当非条件刺激

7、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时,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便消失的现象。(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B.F.,1904—1990)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正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的事件。负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刺激的减少和解除时的事件。惩罚: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的事件为惩罚。(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1.直接性当刺激物在行为配合直接发生,强化刺激效果更大;2.一致性刺激与行为发生的一致性越大,强化效果越大;3.已形成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