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ID:19415207

大小:17.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2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_第1页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_第2页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_第3页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_第4页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相关DVT危险因素共21例,占%,骨折史9例,以骨折后并发DVT最多。手术治疗例,有效2例,好转1例;非手术治疗34例,有效30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对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预防肺栓塞发生。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人Experienceoftreatingacute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limbinelderlypatients【Ab

2、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et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waysofacute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limbinelderlyAretrospectiveanalysiswasperformedin37elderlypatientswithacute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Thehigh-riskfactorrelatedtoDVTwas21cases,%,thehistoryoffracturehighestincidencerateofDVToccurreda

3、fterofsur-gicaltreatment,2caseswereeffective,1casewasofnon-operationtreatment,30caseswereeffective,3caseswasimproved,1caseActiveprotection,earlydetection,prompttreatmentofacute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limbinelderlypatientsisimportant,whichcouldprotectagainstpulmonaryem-bolism.Keywordsdeepv

4、einthrombosisoflowerlimbelder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80岁病人较30岁病人的发病率可以增加30倍[1]。本院外科从1998年11月~XX年11月共收治60岁以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7例,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年龄60~83岁,平均69岁;男17例,女20例;左下肢30例,右下肢6例,双下肢1例;周围型8例,余均为混合型29例;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34例;发病时间18h~20d不等,以4~7d为多,共20例,占%,超过1周者6例。1.相关危险因素骨折史9例,腹部、盆腔手术

5、史4例,脑梗死等长期卧床4例,恶性肿瘤3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1例。37例中伴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例,肝病2例,肾病1例。1.诊断与治疗7例患者中7例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29例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例行CT检查。发病1~3d的混合型血栓3例,予手术治疗,周围型血栓及发病超过4d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混合型血栓予非手术治疗。一般经上述治疗5~7d肿胀消退、症状消失为有效;肿胀较治疗前消退,症状减轻为好转;肿胀无缩小,症状无改善为无效。结果有相关DVT危险因素共21例,占%;骨折史9例,以骨折后并发DVT最多。37例中手术治疗3例,有效2例,好转1例;非手术治疗34例,

6、有效30例,好转3例,死亡1例。讨论.1病因19世纪中期,Virchow指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得到普遍公认。有许多因素可使DVT发病率明显增加,主要包括:年龄、肥胖、静脉血栓病、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1996年Ramaswami等报道:将发生DVT分为低、中、高危人群,60岁以上为高危人群[2]。本组有DVT危险因素的共21例,占%,骨折史9例,以骨折后并发DVT最多。故为了防止DVT的发生,就必须针对具有DVT危险的高危人群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老年人手术后,应尽量少用或慎用止血药;对需要静脉穿刺者,尽可能避免下肢深静脉穿刺;鼓励病

7、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行肢体功能锻炼,无法活动者应帮助其行踝部跖屈活动;对高危人群预防性给予祛聚治疗或抗凝治疗。.诊断DVT诊断根据突发性下肢肿胀、胀痛等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再结合下肢静脉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不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其DVT症状易被原有疾病所掩盖,使其早期诊断受到忽视。本组发病4~7d以上才被发现或就诊者为26例,占%;3例手术治疗均为住院病人,手术后2~3d发现,因此对老年人下肢酸胀等不适主诉症状应予重视,同时还应提高老年人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DVT并予及时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