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和热学部分

力学和热学部分

ID:19417082

大小:34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7

力学和热学部分_第1页
力学和热学部分_第2页
力学和热学部分_第3页
力学和热学部分_第4页
力学和热学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学和热学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物理实验题库 主要参考书:杨述武主编普通物理实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02年5月第4次印刷力学及热学部分实验一长度测量(基础性P66)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内径,测三次,求测量不确定度。2.用螺旋测微计测一钢丝直径,测三次,求测量不确定。3.用移测显微镜测一头发的直径,使用中要注意哪三点?4.调节天平,测天平的灵敏度,怎样消除天平不等臂引起的系统误差。实验二单摆(基础性P69)1.设单摆摆角接近0º时的周期为,任意幅角时周期为T,二周期间的关系近似为,若在=10º条件下测得T值,将给g值引入多大的相对不确定度?2.用停表测量单摆摆动一周的时间T和摆动50周的时间t,

2、试分析二者的测量不确定度相近否?相对不确定度相近否?从中有何启示?3.单摆的运动方程为,解释其物理意义,找出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主要原因。4.为什么要测量连续摆动几个周期的时间,面不是测一个周期,怎样才能将时间尽量测准确?5.假定测得摆长为L(cm):99.85,100.00,100.15;30个周期的时间为t(g):60.23,59.57,59.20,求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不确定度。实验三精密称衡(基础性P74)1.就你使用的天平考虑,物体质量小于多少克时,可以不必进行复称?2.就你称量的物体,其质量小于多少克时,可以不必进行空气浮力补正?3.图3-1为一自

3、制的天平梁(横梁和指针),如果使用自制天平的灵敏度大约为1div/10mg,应如何检验和调节?实验四密度的测量(基础性P79)1.设计一个测量小粒状固体密度的方案。2.将一物体用二细线如图4-4吊起,两侧加上质量已知的砝码和,此外有一杯水,你设法用此装置测出被测物的密度。3.简述用静力称衡法测固体密度的原理(为已知),假定测利铁块的密度为7.90(铁块密度的标准值为7.86),求测量相对误差,写出测量结果。4.简述用静力称衡法测液体密度的原理(为已知),假定测得酒精的密度为0.770(酒精密度的标准值为0。789),求测是相对误差,写出测量结果。实验六杨氏模量的测定(伸

4、长法)(综合性P88)1.设计一种不用光杠杆测量的方法,并估计其不确定度。2.安放好光杠杆,调节望远镜至看清标尺的像。3.已知测量杨氏模是的函数式为,取L,,d-15-普通物理实验题库 主要参考书:杨述武主编普通物理实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02年5月第4次印刷为直接测量量,写出计算E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E)的计算式。设算得,,写出E的测量结果的表达.实验七杨氏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基础性P92)1.就你的测量,说明光杠杆测量的精密度如何?如改用读数显微镜直接去测,何者效果好些?2.如果被测棒为一圆棒,你参照前述原理,推导出其测量公式,主要区别在于对圆棒,截面为圆形,

5、b值是变量。实验八切变模量的测定(基础性P97)1.用图8-6的装置测量金属丝的切变模量,对装置的制作应有什么要求?实验应如何进行?2.扭摆的运动方程为(C为常量),解释其物理意义,找出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3.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测准周期T,应注意哪些事项?4.假定测得30个周期的时间为t(s):60.23,59.57,59.20,求测量的标准偏差s(t)。实验九自由落体运动(基础性P103)1.设计只用一个光电门去完成些实验的方案。实验十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的研究(基础性P106)1.根据你的测量记录和计算结果,评论你做的实验。实验十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验证

6、(设计性P114)1.如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你的实验结果可认为线性关系中的,其物理意义如何?如果不能认为又如何解释?2.你能否提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其它方案?3.实验中怎样测定气轨的粘性阻尼常量b?4.简述实验中验证牛二定律的判据。实验十二碰撞实验(设计性P119)1.对你使用的实验装置,如果取,,并且认为,将给结果引入多大的误差?2.当取,进行碰撞时,其测量误差与时相比,哪一种可能小些?实验十三转动惯量的测定(基础性P125)1.如果被测物的形状不是对称的,能否用此装置去测转动惯量?实验十四刚体转动的研究(设计性P129)1.如果重物对回转轴的分布不是对称的,这对实验有

7、否影响?实验十五三线摆(设计性P133)1.将一半径小于下圆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试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2.你能否考虑一测量方案,测量一个具有轴对称的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对对称轴的转动惯量?3.试从式(15-9)的推导过程考虑,在此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你是否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平行轴定理?5.评价三线摆测转动惯量装置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设想。6.从操作中,你发现了利用三线摆测量转动方法,存在着哪些问题?有何改进设想?7.设计一利用三线摆验证平行轴定理的方案。8.设计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