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

ID:19513705

大小:363.4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3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_第1页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_第2页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_第3页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_第4页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之曲格列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琥珀酸曲格列汀开题报告一、药物简介【通用名】琥珀酸曲格列汀【商品名】Zafatek【别名】SYR-472【英文名】Trelagliptinsuccinate【化学名】2-[6-(3-氨基-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2H-嘧啶-1-基甲基]-4-氟-苄腈琥珀酸盐,2-({6-[(3R)-3-Aminopiperidin-1-yl]-3-methyl-2,4-dioxo-3,4-dihydropyrimidin-1(2H)-yl}methyl)-4-fluorobenzonitrilemonosuccinate【CAS号】1029877-94-8【分子式】C18

2、H20FN5O2·C4H6O4【分子量】475.47【结构式】【原研公司】日本武田制药【药理分类】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适应证】II型糖尿病【用法用量】一般用于成人,每周口服一次,每次100mg剂量。【制剂处方】ZAFATEK®50mg(相当于66.5mg琥珀酸曲格列汀),ZAFATEK®100mg(相当于133mg琥珀酸曲格列汀)ZAFATEK薄膜包衣片含有D-甘露糖醇,结晶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富马酸钠,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氧化铁黄(仅ZAFATEK®50mg含有)。13【理化性质】琥珀酸曲格列汀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

3、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或二甲基亚砜,微溶于甲醇,难溶于乙醇(99.5%)、四氢呋喃或二乙胺,极难溶于乙腈或异丙醇。二、选题依据1.该品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批准上市情况2015年3月获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批准,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是全球首个每周口服一次的降糖药。目前,在欧美和美国等国家进行临床试验,国内无进口。2.背景分析(国内外市场容量)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4、),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6.4%(约2.85亿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升至4.38亿。鉴于糖尿病患者的不断攀升以及新一代糖尿病药物的相继问世,美国DecisionResources指出II型糖尿病用药市场将会从2009年的19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360亿美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糖尿病患者数排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2010年3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比以前估计的要多2倍多,在年龄≥20岁的中国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7%和

5、15.5%。以此推算目前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人,有近1.513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美国DecisionResources称中国医疗总费用大约为250亿美元,其中有13%直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国目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居全球之首,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中国Ⅱ型糖尿病药物市场将从2009年的1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5亿美元。Ⅱ型糖尿病的传统治疗目前,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市场上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双胍类和噻唑啉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以及α

6、-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详见表1)。这些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常会出现继发性失效,难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或难以长期维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这些药物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症,体重增加,水肿以及胃肠道紊乱等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此外,由于这些药物对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缺乏靶向作用,其降血糖缺乏对葡萄糖依赖性作用。表1 传统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的作用部位及常见不良事件药物类别分子靶点作用部位不良事件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肝脏平滑肌细胞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黄脲类SU受体胰腺β细胞低血糖,体重增加双胍类未知肝脏乳酸性酸中毒以及与GI相关不良反应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肠与GI相关不良反应噻唑啉

7、二酮类PPARγ脂肪组织,肝脏,肌肉体重增加,水肿,贫血PPARα/γ双重激动剂PPARα/γ脂肪组织,肝脏,肌肉水肿,肝毒性,心血管风险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攻克Ⅱ型糖尿病的主力军早期研究发现肠降血糖素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主要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升糖素样肽(GLP-1)2个分子,该2个分子分别由小肠黏膜L细胞和K细胞分泌,能活化胰岛β细胞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且该作用为血糖依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