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

ID:19516511

大小:16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3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_第1页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_第2页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_第3页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_第4页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病史采集 (1)图文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要求上有别于成人。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1病史采集向患儿本人及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询问病史,必须认真听,重点问,综合分析每个供史者提供的信息。在病史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要关心家长与孩子,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同时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切不可先人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难。1.1患儿

2、的年龄年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其生长发育的判断,用药合理与否,症状的病理和生理之分。而家长因缺乏相关知识,经常会满不在乎的告诉你患儿的虚岁和虚天,有时和实际年龄相差2岁或2天,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因此询问患儿年龄时一定要问清楚年、月、日,对新生儿一定要问清楚孕周、年、月、日、时,以便推算真实年龄。1.2家长及其监护人文化程度因小儿自控判断力差,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及其监护人文化程度高,照顾孩子仔细耐心,孩子就不易发生意外伤害。因观察孩子仔细,病史叙述也比较准确完整,反之则不然。1.3注意排除各种人为因素包括医患两方面原因。一是

3、对病情言过其实,主次不分的家长,他们认为说的多,说的重,医生就会重视孩子,用好药,用足药;二是不会说或者不敢说的家长,尤其是乡村来的家长,他们让医生看孩子怎么了,说的与病情一致就是好医生,反之则不然。对于前一种提供的病史,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对于后者我们不能主观判断可能是什么,要给家长讲清楚问病史的目的,取得家长理解、配合后再继续问,认真听或补充提问,如呕吐方式、呕吐物颜色、量;大便颜色及伴随症状;尿量、尿次等。要尊重事实,使诊断从事实中产生,又在事实中验证。1.4反复问,多问人儿科病史是间接获得的,难免会有缺漏和误差,因此需要反

4、复问有缺漏的病史,完善和补充病史资料。2、体格检查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体格检查资料,在采集病史时要创造一种自然轻松的气氛,以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而医生的表现是决定母亲和孩子合作程度的主要因素。1.询问病史时就应该开始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微笑、呼患儿的名字或小名、乳名、用表扬语言鼓励患儿、或用手轻轻抚摸他可以使患儿消除紧张心理。也可用听诊器或其他玩具逗患儿玩耍以消除或减少恐惧,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并同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力情况。2.为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检查时应尽量让孩子与亲人在一起,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

5、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检查的顺序可根据患儿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由于婴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在体格检查时应特别记住以下要点: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和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四肢躯干骨骼、全身浅表淋巴结等;对患儿有刺激而患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4.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器胸件应先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

6、害羞心理和自尊心。5.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检最好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6.小儿免疫功能差,为防止交叉感染,检查前后均应清洗双手,使用一次性或消毒后的压舌板;检查者的工作衣和听诊器要勤消毒。⑴检查方法1.一般状况询问病史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小儿的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等。由此得到的资料较为真实,可供正确判断一般情况。2.一般测量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1)体温:可根据小儿的年

7、龄和病情选用测温的方法:①腋下测温法:最常用,也最安全、方便,但测量的时间偏长。将消毒的体温表水银头放在小儿腋窝中,将上臂紧压腋窝,保持5—10分钟,36~37℃为正常;②口腔测温法:准确方便,保持3分钟,37℃为正常,实用于神志清楚而且配合的6岁以上的小儿;③肛门内测温法:测温时间短、准确。小儿取侧卧位,下肢屈曲,将已涂满润滑油的肛表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内3—4cra,测温3~5分钟,36.5℃~37.5℃为正常,1岁以内小儿、不合作的儿童以及昏迷、休克患儿可采用此方法;(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呼吸频率可通过听

8、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而得,也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的摆动而得。要同时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对年长儿一般选择较浅的动脉如桡动脉来检查脉搏,婴幼儿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要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弱及紧张度。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