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

ID:19529170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3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_第1页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_第2页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_第3页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_第4页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王怀勇黄坚平*作者简介:王怀勇(1979—),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研究;黄坚平(1981—),男,海南昌江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摘 要: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着手,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相关制度评价。同时,笔者对公共利益进行了一般解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国(地区)的立法规定,对我国目前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进行了界定。进而,试图在这一指引下,对我国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关键字:土地征用;公共利

2、益;补偿一、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检讨(一)现状与问题土地征用,即政府或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取得他人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的经济行为。我国关于建设征用土地的立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处理无主土地的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我国对土地征用序幕的拉开。1953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82年,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征用集体土地的概念,对原有的行政法规进行了相应完善与强化。1986年和1998年的《土地管理法》中均沿用了这一概

3、念,并进一步明确“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用”,比较详细与完善地确立了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

4、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9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从建国后沿用至今,虽经几次调整,都未从根本上触动土地征用制度本身,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很不相适应:一是各地征地价格不一,无法依法补偿,政府自由裁量权相对过大;二是征地范围过宽,造成耕地流失,并形成城乡结合部的土地黑市;三是补偿安置方式简单,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四是征地过程不注重保护相关资源和文化遗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土地配置的效率,同时造成大量耕地流失,

5、农民失业,影响了社会的稳定。2001年8月,杭州江干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村民聚众闹事,其中主要参与者就是回村的土地征用工。参考文献:[1]吴利生.论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4).(二)我国土地征用的制度评价针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诸多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意见和看法。部分学者针对我国征用过程中的非市场性补偿提出了“废弃说”的观点,他们主张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应当修正为“土地征购制”。理由在于:一是中国经济原始积累已经结束,国民经济发展到了一种新的调整阶段,工业应当反哺农业,帮助农业或农业地区实现规模效应和现代化。二是政府为了公共

6、利益的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时,农民不应当拒绝提供土地,但这种土地的征用应当如实反映市场价格,并进行合理公平的补偿。三是土地作为弱质产业,应当在各方面受到政府的保护,就征用而言,必须要充分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其他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农地征用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当坚持“保留说”。理由在于:一是集体土地征用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并未完全消失,即国家可以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所有权的占有。二是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使得土地被征用者做出了特殊牺牲。这种牺牲除了要求被征用者容忍国家剥夺其对土地的所有权以外,同时也应当承受为了社会发展而付出的部分土地价值的牺牲。

7、[2]郭洁.土地征用若干民事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1(2)三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大多保留着土地征用制度,并将其作为国家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一个必需措施。我国自然也无废除之必要。综合两种观点,不难看出,第一种观点优点较为明显,即基本上在保护农民现有利益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对国家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然而,改革必然涉及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制度变迁受既得利益牵制所产生的“摩擦力”的阻抗,且因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制约因素的影响,使得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3]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