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手册

安全管理手册

ID:19550306

大小:6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3

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安全管理发生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易与人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生成“碳氧血红素”造成人体中毒。一氧化碳、氢、烷烯烃气体、硫化氢等易燃气体泄漏到空气中,当含量达到某一定值时,遇火会着人。甚至引起火灾、空气漏入煤气设备内,当体积含量达到某一定值时,遇火会发生爆炸。此外,受煤坑、破碎机筛分间、地下皮带通廊等处,空气中煤尘、水汽、二氧化碳等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煤气的安全生产技术包括有防毒、防火、防爆三个方面。1、危险区域划分煤气生产区域内,凡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有可能超过0.03mg/L的区域,或是因为某种原因,瞬间可能使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及其它可燃组分的含量大幅度增高的区

2、域,在这些区域内能危害人体的健康,或造成人体中毒,或遇火引起着火、爆炸,这些区域就是危险区域。根据煤气生产设备及其所在场所的特点,将煤气生产区域的危险性划分为一、二、三类。1.1一类危险性区域40在此区域内,含有一定量有毒气体。在此区域内工作时,人有中毒致死的危险性,遇到火源,有引起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性,在此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受过安全教育训练,并考试合格,且在工作时,必须有防护人员现场监督,必须采取措施清除或降低一氧化碳的含量,工作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属于一类危险性区域的范围有:1.1.1停炉后未经用蒸汽吹扫的煤气发生炉内部空间。1.1.2未经用蒸汽吹扫的单、双路竖管、钟罩阀、水封阀、盆

3、形阀、旋风除尘器等设备的内部空间。1.1.3未经用蒸汽吹扫的气液分离器、电气滤清器、洗涤塔等净化设备的内部空间。1.1.4未经用蒸汽吹扫的机械离心式脱焦机、煤气加压输送机等设备内部空间。1.1.5未经用蒸汽吹扫的冷、热煤气管道、切断水封、放散阀等煤气设施内部空间。1.1.6在送气运行中带煤气压力进行拆装人孔,更换煤气管道阀门、法兰衬挚、接头、抽堵盲板,更换法兰放散管、煤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微漏修补作业。1.1.7在生产中的发生炉上部贮煤仓内部空间。1.1.8更换干法脱硫设备内的填料及清理填料箱;未经用蒸汽吹扫的湿法脱硫设备内部空间。2、二类危险性区域40在此区域内,经常积存有毒气体,其含量可能

4、超过0.03mg/L的规定指标,在此区域内工作时,能影响人体健康和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且在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严禁一个人进行工作作业,根据现场情况,工作前应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和决定是否佩带氧气呼吸器,在整个工作期间(特别是设备内部检修时),应有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属于二类危险性区域的范围有:2.1凡属一类危险性区域范围内的设备及其附件、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用蒸汽或烟气进行吹扫后,或采用措施清除和降低一氧化碳含量后,它们的内部空间均属二类危险性区域。2.2煤气发生炉的炉篦下部空间、发生炉厂房上下操作间和料仓上的供煤皮带机间。2.3煤气排送机上下操作间。2.4煤气主干管道的排水器等有关

5、附属设施的内部空间。2.5经用蒸汽吹扫后的煤气设备、煤气管道内外焊接与切割等明火作业场所。2.6电气滤清器、洗涤塔、气液分离器等,水封罐等设备,煤气设施2~5m内的周围场地。2.7供吹扫煤气用的设备、设施、管道、放散残余煤气或燃放火炬时的管道、设施及其所在的场所。2.8不顶煤气压力进行抽堵盲板,更换法兰衬垫及其它管道附件。3、类危险性区域在此区域内含有少量煤气,有时能引起中毒。在此区域内工作时,要有2人以上,且注意通风。属于三类危险性区域的范围有:403.1.煤气发生炉厂房周围15m以内的范围。3.2.煤气加压站周围15m以内的范围。3.3.煤气主干管下和开关煤气闸阀的场所。3.4.大型煤气站

6、煤气发生炉炉下设的地下灰渣输送皮带机通廊、斗式提升机受料间;污水泵房等地下工作场所。3.5.煤气发生炉供风、供汽的设备和管道内部空间。3.6.受煤斗、破碎机和筛分室、皮带运输机通廊、调度室、化验室。3.7.各使用煤气单位的加热炉、平炉、烘干炉。烤包间、隧道窑等燃气窑炉内部空间。3、煤气站的安全运行煤气站的安全运行,是煤气站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体现。要实现煤气站安全运行,全站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运行条件;设备、人员、操作均要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3.1安全运行的条件健全的组织机构,完整的规章制度,完好的生产设备和人员的良好技术素质,这是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四个重要因素。3.1.1健全的组织机构40安全

7、组织机构是执行贯彻各项安全法规、实现生产安全的执法机构,通过它的工作,去执行、贯彻各种规章制度,消灭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的现象,去普及生产安全教育,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去检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因此,不论煤气站的大小,都应有专职的生产安全组织系统。各级专职安全人员应受过全面安全技术教育,应懂得煤气生产技术知识,熟悉本站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生产设备的技术特征,遇险情时能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