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ID:19554826

大小:12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3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1页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2页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3页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4页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大、中、小学的“两型”建设、管理、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框架设想》。《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

2、见》(湘发[2008]14号)。《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湘发[2010]13号)。《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GB/T18205-200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

3、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36―2006)。《普通高校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43/T611-2011)。《太原市节水标准》(导则)(DB14/T501-2008)。《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4、的意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监测和公布办法》(湘教发[2004]35号)。3术语和定义3.1“两型”学校指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以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不断促进自身有效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校园,校园布局结构合理,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环境优美的学校。3.2“两型”教育广义地说,“两型”教育是强调全方位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意识,将其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用

5、“两型”要求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狭义地说,“两型”教育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着眼点,通过唤起受教育者的“两型”意识,使之掌握和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发展观。3.3公共建筑照明功率密度指公共建筑内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单位:W/m2。4指标体系“两型”学校建设标准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办学绩效、“两型”管理与教育四个一级指标,23个专项指标,具体定量与定性指标如图1、表1所示。建筑设计方面指标资源节约标准分体系节能灯具使用方面指标采光及照明功率密度方面指标建筑空气调

6、节与采暖方面指标节约用水方面指标燃气锅炉热效率方面指标办公自动化方面指标“两型”学校建设标准体系环境友好标准分体系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指标空气质量方面指标噪声污染方面指标废弃物等处理方面指标饮食安全方面指标校园绿化方面指标办学绩效标准分体系教师资源投入产出比方面指标学生升学率方面指标学校社会影响力方面指标学生就业率方面指标“两型”管理与教育标准分体系事故发生率方面指标制度建设方面指标两型宣传方面指标组织建设方面指标两型课程与讲座方面指标表1“两型”学校建设标准项目序号指标单位指标值或要求指标来源资源节约1建筑设计新建学校建筑设计

7、、施工和运营管理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有关要求;鼓励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学校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节能灯具使用率%节能灯具普及率达到100%,且照明良好,光线充足,采用节能型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型照明,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作为学校能源使用的补充。《民用建筑节能条例》3公共建筑采光W/㎡室内采光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要求;室内采光系数或窗墙比满足当地光气候区要求。合理采用天窗、反光板、反光镜、光导集光等自然采光强化和调控措施。照

8、明功率密度值≤11W/㎡(美术教室为18W/㎡)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4-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DB22/T43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公共建筑空气调节与采暖℃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