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

ID:1961629

大小:125.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14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1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2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3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4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分)民族人文地理学人口移动文化区地理物象二、简答:(45分)1汉语的类型及分布.2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3宗教景观类型及标志建筑.4传统农业类型.5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三、论述:(75分)1购物行为空间影响因素.2人口增长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经济全球条件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最后的五道大题1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2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

2、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分)民族人文地理学人口移动文化区地理物象二、简答:(45分)1汉语的类型及分布.2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3宗教景观类型及标志建筑.4传统农业类型.5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三、论述:(75分)1购物行为空间影响因素.2人口增长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经济全球条件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最后的五道大题1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2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3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4城市的精明增长5城市规划的实

3、施程序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区位因子2.空间相互作用3.原料指数4.芝加哥学派5.人本主义地理学6.人口迁移二.选择题三.问答(8选6)1.试用绝对成本相对成本,资源禀赋理论分析两国的国际贸易,各自从事什么分工.给你一个图表(略),关于三种产品的投入要素和价值构成.2.图表(图表表达了从北美至欧洲至日本到其他国家)请用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分额的转移。3.请举例说明价值链中的产业不同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4.城市规模和经济效益的争论有哪些?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什么是郊区化,为什么说郊

4、区化是大城市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城市开始郊区化了没有?6.城市社会学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有什么不足.7.影响购物决策的因素,空间…………8.什么是单位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国城市空间有什么影响?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还有4个):边际成本超额利润区位因子半城市化商业中心城市群二.分析1用国际投资贸易理论,分析一组关于美国和日本的投资数据2给一个中心地的图,让你说是克氏的还是廖氏的,然后说出k值,并计算2个更高级别中心地的边长.三.问答1文化地理学的5个核心理论,并举例说明.2说明我

5、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四、论述(缺一个):1关于你的出生地的一些经济地理特征进行综述,并在规划中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分析2我国现在有人从外国买电子废件,然后回过组装,然后卖,用人文地理的观点分析3从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个)形式文化区  刺激扩散  地理物象  同语线  汤因北的文明起源说二、论述题.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25分)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

6、发展。(15分)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点。(20分)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20分)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化扩散枢纽地区(也称”地理枢纽”)中心地主导产业二.有学者认为人口的流动符合以下图示,请设计一个实证主义方法的研究框架,以证明图示.(20分)三.试从文化.社会.经济的角度莫迪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图见下页(略).(20分)四.论述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20分)五.简述区

7、域开发的空间模式(20分).六.论述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对策(25分).七.试结合我国的时间,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策(25分).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分)1文化结构2边缘学说3生命素质系数4霍夫曼系数5集聚经济6城市的基本非基本职能二简述题1简述人地关系图式中的六组关系(图略)(人口、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组织)(10分)2简述第三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0分)3运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分析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的原因(10分)4简述你家乡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15分)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经验主义方

8、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异同(30分)2结合实际论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20分)3试根据经济地域运动规律,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