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

ID:19640032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_第1页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_第2页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_第3页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_第4页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契合:德育和音乐教育同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二者虽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又存在着许多内在必然联系。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灵魂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能够有效地传播德育信息。二者协同发展,既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体现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德育;音乐教育;契合  简介:苏莉媛,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86年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实践研究。  []:G41[]:A  []:1002-213

2、9(2012)-09-0157-02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  德育和音乐教育同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两者在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和独特的研究方向。但是,二者在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以“育人”为特征,根本任务都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  德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为依据,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

3、、道德规范、法制与纪律规范以及心理要求,采用言传、身教等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参与、体验,通过内化和外化等方式,发展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也就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艺术实践活动。它在普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赏析优秀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鉴赏力和音乐实践能力,从而把自然人发展为审美的人,最终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德

4、育与音乐教育“育人”目标的统一  德育是“育德、扬善“的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审美、育美”的教育,二者都是立足于人的存在,以各自特有的实践方式,并以文化为载体,面向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活动,以育“人”为特征。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并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以听觉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教育,音乐教育凭借其感染性、愉悦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审美能力的重任。即通过音乐教育的引领,把对学生感官的熏陶转化为内心对美的认识与体悟,从而帮助

5、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而德育则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与以育人为终极目的音乐教育是高度统一的。在音乐教育培育“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中,德育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灵魂和方向,而音乐教育则凭借其感染性和愉悦性,成为德育的最佳载体。  二、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是音乐教育的灵魂音乐教育是德育的载体  音乐教育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它将内在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

6、有组织地传导给受教育者,使其形成与一定社会、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道德行为。音乐教育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现实生活,用歌词来呈现的道德的骨骼,用旋律来表达思想的脉络。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表现来带动学生有针对性的感悟和创造。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音乐教育,以感情为纽带,用感性的音响作为外在的听觉形式,将内部暗含的观念方式和直观的行为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诱发人的情感在自由抉择的状态下由认知走向信念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这样的音乐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音响试听,而是有了道德的灵魂,成为了“乐”。也就是

7、我国古人所说的:“德音之谓乐”、“乐者,德之华也”。[1]音乐教育中所蕴藏的德育内核,为教育双方指明了追寻理想境界的方向,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在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运动的性质和方式。”[2]因此,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灵魂,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的内在精神借由音乐教育感性愉悦的表现方式传递出来,并为教育双方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音乐教育是德育的载体  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唱等方式来与作品寻找

8、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情感和道德上的影响。当这种影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和迁移时,就会形成所谓的“移凤易俗”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其实就是道德借由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作品作为载体而获得的效果。其次,音乐教育通过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的音乐实践来促进人的智能发展。它不仅能够开拓受教育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拓展知识水平,且能促进思维、想象、情绪体验、审美感官等多方面的发展。另外,音乐教育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作为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将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