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

ID:19658854

大小:453.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04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_第1页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_第2页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_第3页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_第4页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矫勇轶高血压高血压是麻醉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26%,约1亿人且呈上升趋势围术期高血压占手术发生率30-50%,其中术前占20%,术后占15-30%未控制的高血压是麻醉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相关基础知识的现代认知区别临床高血压病和围术期高血压临床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的病理生理状态,病变呈持续渐进发展,病程常为波动性和持续性围术期高血压常为一种应激状态,一般与激惹和刺激相关,病程常为一过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第五版已经采用1999年WHO世界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mm

2、Hg)收缩压舒张压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新观点BPClassificationSystolicBP,mmHgDiastolicBP,mmHgNormal<120and<80Pre-hypertension120-139or80-89Stage1hypertension140-159or90-99Stage2hypertension>1

3、60or>100美国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JNC)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依据重大随机临床实验(RCT)发表报告修定高血压防治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加大高血压防治力度第七次报告(JNCVII)发表于2003年,是我国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重要参考之一高血压病的诊断确诊高血压除外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分期、分级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血压监测(

4、AmbulatoryBPmonitoring,ABPM)ABPM能准确、客观反映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ABPM反映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正常参考值: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130/80mmHg白昼均值:<135/85mmHg夜间均值:<125/75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10%ABPM的临床意义筛选轻度高血压鉴别“诊所高血压”("white-coat"hypertension)揭示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特点评估心功能评估阵发性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评价降压药的疗效高血压复合危险因素评估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高血压病理生理改变及病因学新观点高血压血

5、管重构(vascularremodelinghypertension)VRH主要表现为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高血压的小动脉结构改变主要原因有二种:生长:即内膜下间隙和中层细胞总体积增加细胞外基质增加 重构:即血管总体积不变,组成成分重新排布,血管内外径缩小血管重构的结果导致:血管的壁腔比增加,小血管稀少。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制与生长、凋亡、炎症及纤维化有关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微血管稀少血管收缩致无灌注状态,最终使血管关闭,微血管数目减少微血管稀少的主要改变是:血流平行通路减少,外周阻力增加 血流形态改变 有效交换面积降低高血压血液流变性改变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呈不同程度增加 全血

6、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 红细胞压积高血压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高血压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血管结构改变致外周阻力增加、左室后负荷增加冠脉细小分支管壁增厚,冠脉血流储备能力降低,引起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脑血流的自身调节高血压对脑血流的影响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肾小动脉痉挛、硬化、狭窄肾血流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肾单位萎缩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综合征围术期抗高血压药物的策略高血压药物治疗新动向新药不断出现,部分老药淘汰或减少使用长效降压药的使用降压药阶段治疗方案变化一线选择顺序:利尿剂、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α阻滞剂以降压为目的发展为强调逆转或缓解器官的受

7、损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的原则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JNCⅦ)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如有效,可以根据年龄和反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即给药后24小时仍保持50%的最大降压效应。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降压药的选用治疗对象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