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

ID:19670769

大小:44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4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_第1页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_第2页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_第3页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_第4页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一)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现状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上世纪40年代,日本微生物专家岛本觉先生开创研究了一门新型农业高新技术-酵素菌(称岛本微生物农法)。上世纪50年代,日本山岸会在日本本国和韩国、泰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美国、巴西7个国家设立了50多个山岸农法示范基地。这些基地遵循循环农业的原理,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从1992年开始,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专家教授开始对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

2、的技术规范。1999年,在鹿儿岛大学农学部附属农场召开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和推广观摩会,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和农户参加了这次会议。从此,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目前,日本自然农业协会、山岸协会、鹿儿岛大学,以及韩国自然农业协会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我国对此项技术研究时间较晚,上世纪末,长春市食用菌研究会开始了对此项技术的研究。2002年,吉林延边黎明农业大学、江苏镇江市科学技术局先后从韩国自然农业协会、日本鹿儿岛大学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在当地进行推广。2005年,福建省从日本引进洛东酵素菌种,并

3、成立了福建洛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省及全国推广此项技术。2006年,山东省启动了“自然养猪法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于2007年通过试验并在全省推广。我省从2007年开始引进此项技术,于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并在全省推广。2009年12月我省承担了财政部下达的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18-,在全省12个市(除大连市和葫芦岛市)33个县(区)219个场(户)推广实施,经过一年的实施,收到良好效果。据统计,项目实施场(户)共建设微生物发酵床面积14.34万平方米,应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19.07万头。

4、由于项目实施场(户)的示范引路作用,带动了周边其他生猪饲养场(户)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据统计,该项目共辐射带动351个生猪饲养场(户),建设微生物发酵床面积12.21万平方米,应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13.58万头。(二)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效果1、解决了粪尿污染问题在发酵床内,猪排泄的粪尿通过微生物降解、消化,水份被蒸发,不再需要对猪粪尿进行清扫排放,从源头上解决了猪粪尿污染问题。同时,将氨、吲哚、硫化氢等臭气转化成无毒无臭的物质,再加上锯末辅助除臭,猪舍不再臭气熏天,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2、提高了猪的抗病力和猪肉品质发酵床

5、内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效抑制来自外界病原菌的侵袭,同时,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65℃~70℃),杀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另外,发酵床养猪满足了猪拱掘的生物习性,再加上饲养密度降低,活动空间变大,运动量增加,提高了猪的抗病力,发病率明显降低,大大减少了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和消毒等药物,避免了药残的存在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提高了猪肉品质。3、提高了冬季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一是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提高猪舍和发酵床表面温度,改善了猪只体感温度,降低了冬季水泥地面冷应激,提高了冬季猪的生长速度。二是发酵床养

6、猪改善了猪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其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多种酶类等,可帮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另外,由于发酵床内温度适宜,减少了猪的维持消耗,从而提高了饲料转化率。4、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由于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可节省饲料、水、电、兽药、煤等费用,降低了养猪成本、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5、为农业提供优质生物有机肥发酵床内有益微生物在降解、消化猪粪尿的同时,也在降解有机垫料,经过2~4年后,转化成优质生物有机肥,可直接用于农田。(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18-猪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排泄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及生态系统造

7、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据2007年全省污染源普查相关数据表明,项目区规模养猪场(50头以上)粪便产量为245.4万吨,尿液产生量为660.2万吨。这些粪污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危害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虽然,我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对猪场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微生物降解处理猪粪尿,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该项技术作为环保、高效养猪的一种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需要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猪肉

8、消费占人们日常肉类消费的60%,但我国猪肉出口量却极其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猪肉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药物残留超标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我们生产出更安全、更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