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

ID:19696659

大小:2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_第1页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_第2页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_第3页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_第4页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質化研究的信效度探討侯東成l可靠且值得信賴(trustworthiness)是質化研究基本目標。l質化效度效標之發展(Whittemore,Chase&Mandle2001)Altheide&Johnson(1994)Plausibility,relevance,credibility,importanceoftopicEisenhart&Howe(1992)Completeness,appropriateness,comprehensiveness,credibility,significanceLeininger(1994)Credibility,confirmability,mean

2、ingincontext,recurrentpatterning,saturation,transferabilityLincoln(1995)Poisitionality,communityasarbiter,voice,criticalsubjectivity,reciprocity,sacredness,sharingperquisitiesofprivilegeLncoln&Guba(1985);Guba&Lincoln(1989)Truhvalue,applicability,consistency,neutralityMarshall(1990)Goodness,canonofe

3、videnceMaxwell(1992,1996)Descriptivevalidity,interpretive,theoreticalvalidity,evaluativevalidity,generalizabilitySandelowski(1986,1993)Credibility,fittingness,auditability,confirmability,creativity,artfulnessSmith(1990)MoralandethicalcomponentThorne(1997)Methodologicalintegrity,representativecredib

4、ility,analyticlogic,interpretiveauthorityWhittemore,Robin;Chase,SusanK;Mandle,CarolLynn.(2001).‘Validityinqualitativeresearch’,QualitativeHealthResearch,V.11,Issue4:522-537.l效度失真的原因:n記憶問題n研究效應n文化前設n間接資料來源l效度的檢驗手段:即如何解決「效度威脅」問題n偵探法n證偽法n三角檢驗法66n反饋法n參與者檢驗法n收集豐富的原始資料n比較法n詮釋學的循環l證明效度之技術(Whittemore,Chase

5、&Mandle2001)66l效度之初級與次級效標評量(Whittemore,Chase&Mandle2001)66Malterud,Kirsti(2001).‘Qualitativeresearch:standards,challemgs,andguidelines’,TheLancet,V.358,Issue9280:483-488.質化研究最終檢核項目綱要(Malterud,2001)l目標n研究問題與研究目標是否為相關連的議題?n研究目標是否夠聚焦且能清楚地陳述?n論文之標題是否能明白地表達出研究目標?l反省性n有沒有呈現出研究者的動機、背景、觀點及基本假設,而所研究的議題是否充分地

6、處理了這些問題?l方法與設計n所採用的質化研究方法是否適合用來探索研究問題?n針對研究問題是否已採用最適當方法?l資料收集與抽樣66n能否清楚地陳述收集資料的策略?n有無陳述採取目的性或理論性抽樣,而非隨機性抽樣的理由?n根據研究問題是否已採取最佳的資料收集與抽樣的方式?n有無討論到所選擇策略的可能結果,並與可能的其他選項相比較?n所呈現的樣本特質,其深度是否足以瞭解到所研究議題的脈絡與背景?l理論架構n有無提出用來詮釋資料的理念與觀點?n依據研究的目標這個理論架構適當嗎?n有無交代分析中作者角色對理論架構的影響?l分析n依循那些原則來組織並呈現研究發現?n有沒有使用諸如:交互檢查對立的說明

7、、研究團隊成員或被研究者對結果的檢驗,或三角檢驗等等方法來驗證結果的策略?n假使這些討論沒有在這一章出現,在本研究的後面也應該要提到?n不同的概念類目是從資料中發展出來的,還是從理論或先入為主觀念中產生的?n資料組織的原則與程序是否完整地描述,並能讓讀者瞭解到原始資料是如何轉變成研究結果的?l發現n研究發現是否與研究目標是相關連的?n研究發現有無提供新貢獻?n所提出的研究發現是否透過資料的系統性分析所致,而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