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人物

第二十八章人物

ID:19753878

大小:608.50 KB

页数:242页

时间:2018-10-05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1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2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3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4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5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6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7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8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9页
第二十八章人物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八章人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八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柳冕柳冕(约730-804年),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散文家。其父柳芳,肃宗时为史官,撰《国史》130卷。柳冕承家学,文史兼擅。历官右补阙、史馆修撰,因事贬巴州司户参军。还为太常博士、吏部郎中,因言事切直,为执政者不容,出为婺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拜御史中丞、福州刺史,充福建团练观察使。柳冕与柳宗元为同族同辈,是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的先驱。他强调“文章本于教化”(《与徐给事论文书》),主张文道并重,尊经崇儒,认为“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

2、王道兴”(《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公书》),而对屈原以来的辞赋,则持论偏激,斥为“亡国之音”“魏、晋江左,随波而不反”(同前)。他论文又强调“气”,即社会的风气、作者的志气、作品的生气(《答杨中丞论文书》《答衢州郑使君论文书》),为韩愈论气的先导;又主张“陈诗以观人风”(《答杨中丞论文书》),“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阐说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与白居易的诗论相近。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时任福建观察使的柳冕以“闽中放牧之地,可致牛马蕃息”为由,向朝廷奏请增设万安牧马监,得到批

3、准。于是他在福唐(今福清)、莆田、仙游、泉州、浯洲(今金门岛)(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而成神,至今仍倍受崇拜)五地设置五个马区,从西北引进大量马匹、牛羊饲养。据宋《册府元龟》载,唐代秀屿牧区共有马5700匹、驴骡牛800头、羊3000余只。虽然万安监存在时间不长,但有力地推动了莆田畜牧业的发展,被莆田人立庙纪念,成为耕海者的保护神。《八闽通志》载:“灵感庙在醴泉里秀屿。以祀唐观察使柳冕。冕贞元间(785-805年)观察福建,巡管之内福唐、莆田、仙游皆置马监领牧,悉以‘万安’为名,而秀屿其一也。秀屿亦名猴屿,近屿诸

4、村有马坑、马厂,即旧监牧之遗迹,故老相传,柳氏兄弟尝职马政,没而神灵,故莆人立庙于此。”庙共三座:醴泉里秀屿曰“灵感”,营边曰“昌骏”,马厂曰“昌骥”,皆祀冕者也。“凡有所求必祷之,舟行者尤恃以为命,或风涛骤起,仓皇叫号,神灵为之变现,光如孤星,则获安济。”《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历史文献及《八闽通志》《兴化府志》《兴化府莆田县志》《金门志》等均有记载。因施政无状,诏命阎济美代行其职。归家后去世,赠工部尚书。罗隐罗隐(833-909年),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浙江余杭新城人,唐文学家。他十举进士而不中,唐光启

5、三年(887年),55岁始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天祐三年(906年)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授给事中,世称罗给事。他游踪甚广,先后到过江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访友揽胜。后来他应黄滔之邀南下莆田,留迹蚶山,并在蚶山北面一庙中题诗,后人在此“凿石而立有罗隐庙”(载《莆田县志》),以志留念。宋代名士林骋曾游蚶山天云洞,在罗隐庙壁题诗盛赞罗隐的高风亮节。其诗云:“石校炉峰紫气佳,蚶岐华表护烟霞。竹竿长倚湖边月,瓦屋曾乘海上槎。早说钱镠图帝业,晚从黄益识仙家。蓑衣伯民俱南面,千古云林有棣华。”罗隐诗作颇多讽刺

6、,尽用口语,故能广为流传,有《甲乙集》传世。他的小品文往往采取寓言形式来讽谕理实,语言明愉犀利,短小精悍,有小品文集《谗书》《两同书》。清人也辑有《罗昭谏集》志其事略。陈靖姑陈靖姑(904-927年),又名进姑,世尊为临水夫人,民间素称“临水奶”“大侬奶”,祖籍东庄镇象山村。唐天祐元年(904年)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今福州市仓山区下藤路),父陈昌,堂兄陈守元系当时著名道士。靖姑13岁前往闾山大法院(今南台中洲一带)学道,3年后自称已得“闾山正法”,18岁时嫁给古田人刘杞。在福州府一带施法“降妖”,招收弟子。据

7、《晋安逸志》载:永福(永泰)有白蛇素为人害,隐形闽王宫中,幻为王后以惑王,靖姑应邀率弟子书符夜围王宫,斩蛇为3段。闽王封靖姑为“临水夫人”,食古田百户,以一子为舍人,靖姑辞食邑不受,乃赐宫女36人为弟子。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福州大旱,福州民众求靖姑祈雨,时靖姑有孕在身,但她仍往龙潭(今龙潭角江中)为民祈雨,天降大雨时靖姑覆舟身亡。闽王闻报特加封为“昭惠崇福临水夫人”,古田人在县城东30里白蛇洞立庙祀之。于是成为福建民间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驱疫、斩妖、救产、求嗣都祈求临水夫人。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

8、)加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宋理宗赐额“顺懿”。明大学士张以宁作《顺懿庙记》,赞其“于民生有德”,《闽都别记》等野史敷演出许多传奇故事。陈靖姑遂为神化女杰,广为流传,名闻海内外,受人敬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相传道光帝皇后难产,道光帝祈求临水夫人相助,果然灵验,道光帝连呼临水夫人真是朕的重生父母不已,道光帝亦敕封临水夫人为顺天圣母,民间尊称陈太后,民间信仰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