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

ID:19756290

大小:34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5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_第1页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_第2页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_第3页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_第4页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防火构造措施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建筑防火构造措施本章提要本章介绍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民用建筑防火指标。重点要掌握民用建筑防火措施。本章内容第一节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第二节民用建筑防火第三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学习目的一、了解建筑防火基本知识;二、掌握民用建筑防火的措施。第一节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是要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后,能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争取灭火和逃生的时间,减少火灾的损失。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反映了建筑构件遇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的燃烧特点。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可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二)建筑构件的耐火

2、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对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三)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由于建筑结构中楼板直接承受着人和物品等荷载,并将其传达室给梁、柱、墙,是建筑物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因此,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时选择楼板的耐火极限作为基准,然后将其他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所占地位比楼板重要的构件,耐火极限比楼板高;比楼板次要的构件耐火极限则比楼板低。三、防火间距建筑

3、物发生火灾后,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到相邻建筑物,建筑物之间必须留有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防火间距。四、安全疏散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有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阳台、缓降器和救生袋等。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还设有避难层、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等安全疏散设施。五、建筑的防火构造1、防火墙2、隔墙3、防火门4、防火卷帘第二节民用建筑防火一、民用建筑防火要求不同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其层数、长度、防火分区面积及防火间距的规定也不同。(一)建筑层数限制对不同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其层数限制是不一样的。(二)建筑物长度和防火分区面积的限

4、制。民用建筑物的最大允许长度是根据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和消防车在水带伸展到最大长度时的给水能力确定的。二、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也就是指一幢建筑物起火,其相邻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情况下,也不会起火的最小安全距离。三、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一)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设计主要包括疏散安全分区设计、疏散设施的合理布置及疏散路线设计等内容。1、疏散安全分区当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行动路线,基本上和烟气的流动路线相同,即房间~走廊~前室一楼梯间。为了保

5、障人员疏散安全,同时给消防灭火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应依次将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的防烟、防火性能逐步提高。2、安全疏散时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火灾产生的烟气对人员的威胁程度;另一方面是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及疏散设计情况、疏散设施能否正常运行等。(二)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含义:是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一般民用建筑物的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门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表13-8。(三)安全疏散楼梯与安全疏散出口1、安全疏散楼梯当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如未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因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楼梯

6、便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它既是楼内人员的逃生路线,又是消防人员灭火进攻路线,所以合理设计和布置安全疏散楼梯是非常重要的。2、安全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要满足安全疏散的需要,否则就会延长疏散时间,造成滞留和拥挤,严重时可导致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一般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两个,影剧院、商场、候车室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应根据容纳的人数、安全疏散时间和疏散路线等具体情况而定。第三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第1章规定:高层民用建筑是指:(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

7、点的住宅);(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一、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和耐火等级(一)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针对不同高层建筑类别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烟、排烟等方面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既保障各种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又能节约投资目的。一、

8、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和耐火等级(二)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是抵抗火灾的需要。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