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

ID:19768013

大小:17.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_第1页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_第2页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_第3页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_第4页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惠民工程视察情况汇报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10月16日由市政协副主席张政带队,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先后深入小店区范家堡村、小马社区,汾河体育健身长廊和太钢花园文体中心等,对体育场地设施及群众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并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委员们对我市体育惠民工程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我市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运动提出了积极建议。  一、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市把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文明太原、健康太原、幸福太原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落实《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X

2、X年)》,把开展竞技体育赛事与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基层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各县区下拨体育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市955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有了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578个社区实现了全民健身路径全覆盖。积极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持续推进社区、居民区开放式篮球场建设;在汾河景区建设7个篮球场、8个足球场、9个网球场,启动了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汾河体育健身长廊”一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二是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积极推进“体育三下乡

3、”活动,农村体育活动扎实开展。精心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市迎新年健步行、体育大拜年、职工广播体操比赛、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全民健身宣传周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覆盖城乡、学校厂矿、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果好。  三是体育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进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农村、学校、厂矿、机关,进一步扩大了受测人群,普及了科学健身方法,完善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推动了体质监测工作步入常态化。加强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体育协会提供健身指导服务的潜力,健全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全市6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余个健身辅导站、30多个体育协

4、会组织,在推动群众健身活动中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助推作用。  四是推广品牌体育赛事,进一步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我市相继承办了女子摔跤世界杯赛、全国小轮车锦标赛、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女子拳击冠军赛、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傅山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全国“篮球城市”交流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赛事,不仅展示了我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新貌,提高了对外知名度,而且让市民在家门口观看到高水平的比赛,激发了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如今年的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参加人数达三万多人,其中市民就有两万多人。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体育工作和体育惠民工程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与国家对体育工作的要

5、求和群众的健身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仍不能满足全民健身需要。少数新建社区和偏远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还存在“空白”;一些新建小区没有预留健身用地;有的大公园公共体育场地较小、健身器材少;汾河体育健身长廊也未能按计划建设完成;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不够,未能最大化地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二是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少、档次低、不平衡。按照《太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年-XX年),明确提出市、县公共体育场馆“五个一”的建设目标,截止目前,我市仅建有一个综合体育馆(滨河体育馆)、一个体育公园(汾河体育公园),其余三个场馆(综合体育场、游泳馆、大型健身中心

6、)均未建设。县(区)只有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清徐县建有体育馆,万柏林区建有标准体育场,清徐县建有健身中心,其余6县区在这一领域均为空白。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全省排名靠后。我市与周边省会城市郑州、西安相比体育基础设施相差甚远,与省内的大同、长治、阳泉等地市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既影响我市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不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三是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虽然建设完成,但由于管理制度跟不上,未能及时向公众开放。有的户外体育设施长期使用出现老化或损坏现象,不能及时修复,存在安全隐患。  三、几点建议  城市兴则体育兴

7、,体育兴则城市名。委员们希望我市在一流省会城市建设中,要更加重视体育工作,更加重视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创新工作思路,为实现体育强市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完善体育用地规划,确保公共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市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公共体育建设只有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才能与一流省会城市的地位相适应,与体育事业的要求相适应,与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相适应。因此,为增强体育用地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建议我市编制完成《太原市体育用地专项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市今后十年或更长时间公共体育用地的范围、原则和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