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课件(透视)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

ID:19769275

大小:4.21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10-06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_第1页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_第2页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_第3页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_第4页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韶关学院农业科学系授课教师高志红园林工程制图第十四章阴影与透视--透视部分一透视的概念14.7透视投影概述透视是单面中心投影;优点: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常用效果图;缺点:绘制复杂,不反映实际尺寸。二、基本术语14.7透视投影概述H-基面(地面)K-画面OX-基线S-视点s-站点Ss-视高s′-主点Ss′-视中线(视距)hh-视平线SA-视线A°-透视Α-视角二、基本术语14.7透视投影概述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视A°a°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视已知条件:画面在上,基面在下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A°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一、点的透

2、视已知条件:基面再上,画面在下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A°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二、直线的透视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B°A°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1.凡和画面平行的直线,透视和原直线平行;2.凡和画面平行、等距等长的直线,其透视亦等长。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一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B°A°C°D°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3.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在同一画面上,等距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间距,距画面远的小于距画面近的。(近疏远密)2.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等长相互平行的

3、直线的透视长度距画面近的大,远的小。(近大远小)1.凡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等于实长;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已知条件作图步骤:视线迹点法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二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灭点的概念):F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直线透视的基本规律三(灭点的概念):2.灭点的性质:①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直线有共同的灭点;②和画面平行的的直线无灭点;③水平线的灭点均在视平线上④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即为直线的灭点;1.灭点的概念: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的透视延长后消失于一点,即灭点,灭点的做法是过视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与画面的交点,也叫

4、消失点.。3.灭点的作法:过视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画面的交点即为直线的灭点.。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已知条件作图步骤ff’灭点的概念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可利用灭点作水平线的透视水平线的灭点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可利用灭点作水平线的透视fFA°B°步骤:1.可利用灭点作透视方向;2.利用迹点确定透视位置.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垂直线的真高线1.真高线的概念:在画面上垂直线的高度等于真高,求不在画面上垂直线的透视高度时,可以利用等长的画面垂直线作为真高线(量高线)。B°A°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垂直线的真高线2

5、.不再画面上垂直线的透视高度作法量高线和垂线组成一矩形,通过矩形水平边的灭点作出水平线的透视方向,再利用视线迹点法求出垂线两端点的透视。FC°D°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作图步骤:1.求平面图形两个方向的灭点Fx和Fy;2.求直线的透视方向(连迹点/灭点);3.确定直线的透视长度(视线迹点法);4.对角点利用二直线的透视方向相交确定。xyfxfy(两点透视)AoBoCoDo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一点透视C0D0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1.已知条件2.求灭点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3.

6、求迹点、透视方向视线迹点法求透视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三、水平面的透视14.8点、直线、平面的透视四、立体的透视已知条件1.求灭点2.求透视方向和真高3.视线迹点法求透视位置4.完成顶面透视一、两点透视已知条件例1.求建筑模型的透视图14.9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1.求灭点1.求灭点2.求透视方向和真高3.视线迹点法求透视位置3.视线迹点法求透视位置4.利用真高作屋脊垂直线的透视5.作屋脊透视方向5.作屋脊透视方向6.视线迹点法求屋脊透视位置14.9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一、两点透视例2.求建筑形体的透视图1.求Ⅰ的透视已知条件2.求Ⅱ的真高3.求Ⅱ的透视方向4

7、.求Ⅱ的透视位置5.完成Ⅱ的透视14.9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二、一点透视例1.求建筑形体的透视图已知条件1.求Ⅰ的透视2.求Ⅲ的透视3.求Ⅱ的透视4.完成模型的透视14.9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例2.求作四坡屋面建筑形体的透视图已知条件1.求墙体的透视2.求屋檐的真高3.求屋檐的透视4.求屋脊的真高及透视5.求斜脊的透视6.完成房屋的透视7.整理线条14.10透视的分类及透视参数的选择另有课件14.11量点法作透视一、两点量点法1、作图原理:量点法是用辅助线的的灭点,求已知线段透视的方法。2、量点法的优点:画面和基面可以分开,透视图可以成倍扩大。例:求水平线AB的透

8、视1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