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模版

学年论文模版

ID:19774038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6

学年论文模版_第1页
学年论文模版_第2页
学年论文模版_第3页
学年论文模版_第4页
学年论文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年论文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宋词里的春恨2009级中文1班魏天天摘要:伤春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里久唱不衰的主题,它和悲秋一起贯穿于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始终,是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特殊情结。这种情结,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伤春这一情感体验在宋代发展到极致,与前代相比,宋词所伤之春,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物象和抒情背景,而是具有了更深厚的情感体验,上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关键词:宋词伤春时代爱情哲学钟嵘曾在其所著的《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

2、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梁〕钟嵘.诗品全译·诗品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11春天,是万物复苏,新旧更替的季节,这一时期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最为明显,冰雪消融、莺飞草长、柳绿鹅黄、花开花落……一花,一草,一鸟,一虫,一山,一石,都可能激起文人们思想的火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224_6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北宋〕

3、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389、“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北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633、这些都是文人因自然界万物引发的无限哀愁。宋词之“伤春”,应该说是一种应时的文化现象,这正是文学总是紧跟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伤春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藏在文人的内心,是无法具体可感的。这种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不可抑制地喷发出来。因此,伤春词在宋词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日本学者青山宏甚至认为,“落花+伤春”的时间意识是宋词的基调,这是颇有见识的研究心得。然而伤春究竟

4、因何而发,又想要寄托什么?时代之哀、身世之悲、爱情之伤、哲学之思、都是触发词人敏感神经的原因。一时代之哀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有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09.26。“唐人悲秋,宋人伤春”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情感体验。唐代诗人的悲秋之作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集.

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71,这与唐代稳定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社会经济以及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而宋代却是一个多事的朝代,从赵匡胤吞并五代十国建立北宋,这位生性多疑的宋太祖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引发了农民起义,而北面,更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眈眈虎视。在伤春词里,辛弃疾写的最为悲怆。“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北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1275,怕花开早,有不忍看落红。作者矛盾的心情可见一斑。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辛幼安晚春词:‘更能消几番风雨’云云,词意殊怨。

6、‘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闻寿皇(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21可见这首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耽忧怨望之情是何等强烈感人。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宋室被迫南渡,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南宋政权。这一时期,许多文人都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他们开始借景抒情,“春”无疑成了最好的寄托意象之一。而在南宋灭亡后,借助伤春抒发亡国哀思更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方勇在《南宋遗民诗词中的春恨意识》中说:“当大自然以花褪红残的方式预示人们春天即将离开的时候,前人如李后主便已率

7、先以‘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这样的意向来抒发他那哀婉久绝的亡国之悲。然而,只有到了南宋覆亡之后,这一特定意象才真正被一个失落的群体普遍认可和运用,成了他们每个成员借以抒发愤懑怨毒之情以及对于眼前一片残山剩水的真实感受的特殊载体。”〔现代〕方勇.南宋遗民诗词中的春恨意识.《中州学刊》1988,06如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晃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动、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

8、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