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

ID:19785108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6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_第1页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_第2页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_第3页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_第4页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整体感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文言文的阅读,无论是平时还是考试,整体感知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和分析,而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篇章,其理解和分析,都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多次反复的过程。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语言。理解词语、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常言说:理解文章,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对于文言文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因此,阅读文言文,无论是欣赏还是应试,整体感知这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和需要认真对待的。鉴于目前文言文高考的实际情况,下面主要谈谈

2、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一、心理准备。有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阅读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心理准备,不是指一般意义的平静、专心等等,而是指由知识、技能等积累而成的一种文言文阅读的“前经验”,有了这种阅读心理准备,阅读时就能指向明确,关注集中。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阅读前有了这些心理准备,阅读时就会对文章的重要内容产生

3、敏感,并快速地抓住这些关键信息,从而为正确把握全文内容和解答后面的试题打下基础。二、感知内容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是指对阅读文本(即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整体的、初步的、快速的把握。它不要求局部推敲,不要求深入分析,不要求品味涵泳;它只是为下一步开展这些阅读做好基础性、前提性和“背景”性的工作。具体说来,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需要关注下述内容。一是体裁,即判断所读文章(文言材料)是不是人物传记体裁。除了规范的人物传记之外,还要注意识别那些近似体裁,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武技》(选

4、自《聊斋志异》),虽然是篇小说,但也具有人物传记的某些特点。二是内容,文本记叙了哪些人物,哪些事件,或者发表了什么评论,阐述了什么道理,等等。三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四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二、感知步骤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

5、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四、感知方法1、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

6、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比如1999年高考文言文(“苏琼”

7、题)阅读材料中有一句话是:“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这句话中只有“为”可以译为动词“是”,其他词语都是专有名词,无须翻译,如果穷究其实词词义,势必走入死胡同。各层意思断开以后,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一目了然,便于与第四道题的内容逐项对应、比较,以确定理解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准确,分析是否合理。比如“苏琼”题第16题D项说:“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这个错误选项的问题就在于把苏琼在南清河太守任上和“迁左丞,行徐州

8、事”任上的事(即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混为一谈。(这个题当年高考的难度为0.38,说明很多考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