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ID:19810331

大小:8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6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_第1页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_第2页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_第3页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_第4页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 ——中国古代总集分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体例与选文范围——中国古代总集分体一、总集的生成及其编纂体例 所谓总集,指的是按照一定的体例收录不同作者诗文作品的图书文献。在中国古代图书文献中,春秋时代编纂成书的《诗三百》应是第一部诗歌总集。但早在西汉,人们就把《诗三百》视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从东汉刘向(前77-前6)父子的《七略》开始,历代书目都将《诗经》列入“经部”,而不把它当作总集[①]。刘向辑录的《楚辞》,收录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宋玉(生卒年未详)等人的诗歌作品,原本也应属于诗歌总集。《四库全书总目》

2、卷148《楚辞章句》提要即云: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前200-前168)《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前154-前93)《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篇,是为总集之祖。[②]但在历代书目中,又一直以“楚辞”别为一门,与集部的“总集”、“别集”并立[③]。《四库全书总目》卷148“楚辞类序”称:《隋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盖汉魏以下

3、,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不分着也。[④]按《隋书》卷35《经籍四·集志》分集部为三类:楚辞类、总集类和别集类。其“楚辞类序”云:《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前53-18),嘉其文彩,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之文人,咸不能逮。[⑤]既然后世文人在楚辞写作的体例与风格两方面都难以为继,那么就只能将楚辞单列一类,与后世的总集判然而别。正因为如此,《四库全书总目》卷186“总集类序”说

4、: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成,以挚虞《流别》为始。其书虽佚,其论尚散见《艺文类聚》中,盖分体编录者也。[⑥]以西晋挚虞(约245-约312)的《文章流别集》为总集编纂体例之始,其说亦本于《隋书》卷35《经籍四·集志》: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滋以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⑦]挚虞所作,据《隋书

5、·经籍志》著录,有《文章流别集》41卷(梁60卷),《文章流别志》、《文章流别论》各2卷[⑧]。“集”选录各体文章,“志”著录篇目及作家简历,“论”评述各体文章的源流、优劣,三者别名,合为一书,体例详尽完备。这是现有著录的最早的收录各体文章的著作,可惜早已佚失,唯遗残篇,无法睹其全貌[⑨]。在挚虞之前,实已有总集的编纂。现知最早的总集,是王逸(约107-144在世)的“《汉诗》百二十三篇”[⑩]。此外,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在挚虞之前或同时编纂的总集,尚有:杜预(222-284)《善文》,应璩(?-

6、252)《书林》,傅玄(217-278)《七林》,荀勖(生卒年未详)《晋歌诗》、《晋燕乐歌辞》,陈寿(233-297)、《魏名臣奏事》,荀绰(生卒年未详)《古今五言诗美文》,陈勰(生卒年未详)《杂碑》、《碑文》等[11]。但这些总集大抵都是汇聚某一体文章为一编的,与《文章流别集》的总汇各体文章有别。也许正因为如此,《隋书·经籍志》才以《文章流别集》作为总集的发铏之作。从总体上说,总集兴起于曹魏(220-265)西晋(265-316)之际,这是大致可以断定的。要而言之,总集的生成,盖由于东汉末年之后,别集

7、繁兴,所谓“众家之集,日滋以广”,于是为了避免读者翻检之劳倦,便于作者属辞之取则,各种文集总钞便逐渐涌现[12]。由此可见,总集生成的最初动因,不是为了保存典籍,而是为了读者和作者的实用。易言之,便于读者翻检和作者取则,这是总集的原初功能。南朝梁萧统(501-531)《文选序》说: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辞(原文作“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芜秽,集其精英,而(原文作“盖”)欲兼功,太

8、半难矣![13]正因为作品繁多,难于兼功,所以萧统不得不“略其芜秽,集其精英”,编为总集,以为当世作者写作的范式。上引《隋书·经籍志》所说的“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唐李善(约630-689)《上〈文选注〉表》所说的“后进英髦,咸资准的”[14],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总集的这一原初功能,实本于类书。类书的功能,正如唐欧阳询(557-641)《艺文类聚序》所说的:“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可以折衷今古,宪章坟典云尔。”[15]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