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ID:19838361

大小:1011.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06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_第1页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_第2页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_第3页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_第4页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宫颈癌(CarcinomaofCervixuteri)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其中子宫颈癌死亡人数为5.3万。高峰年龄35-39岁,60-64岁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发病率最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的一部分地区。从地理分布还可看出对性行为持保守态度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不一样,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均较低,如西班牙、以色列、爱尔兰和科威特。(Muir1987)。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近40年来国内外都已普遍

2、应用阴道脱落细胞防癌涂片检查,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随之不断下降。一、病因(Etiology)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性行为:早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在16岁以前有性生活或20岁结婚,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青春期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而发展致癌。有人调查,初婚年龄在18岁以下者,比25岁以上患病率高13.3倍。分娩因素:多产、密产:分娩对宫颈的创伤及妊娠时内分泌及营养的作用。有人认为多产密产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表明很可能是

3、妊娠期免疫功能的低下促使病毒的活性增高所致。高危男子: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有宫颈癌者均为高危男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某些病毒感染Centaininfectionwithvirus近年大多研究表明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泡疹病毒II型(herpessimplexvirusIIH.S.V-2)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pllomavirusHPV)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HSV-2是最早被认为在宫颈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病毒,通过血清学检查发现,宫颈癌患者中HSV-2抗体阳

4、性率高达80%以上,而对照组仅为14.14%~57.14%。HPV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是一致的,宫颈癌患者中90%有HPV感染,主要为16,18亚型,它们产生癌蛋白,与宿主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结合,导致细胞周期控制失常,发生癌变,但究竟哪一种是直接原因还不清楚。总之发病不是单一因素,各种因素之间有无协同和对抗作用,或可能还有更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二、宫颈癌的组织发展HistohogicDevelopmentofCervicalCancer1.宫颈上皮的生理:physiclogicchangeofthecervicalepithelium子宫颈分颈管和

5、宫颈阴道部。颈管部被覆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被覆上皮为鳞状上皮,两者的交接部位在宫颈外口,称此交界部为“原始鳞—柱交接部或鳞柱交界(Primitivesquimv-columnarjunction、Physiologicsquimv-columnarjunction)”。此交界并非固定不变,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当雌激素水平下降肘柱状上皮又退缩至颈管内部。这种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动的鳞柱交接部称为生理性鳞柱交接部。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区域称移行带区(transformationzone),此为宫颈癌好发

6、部位。在移行带区形成过程中,被覆的柱状上皮逐渐被鳞状上皮所替代,其机制有二种:1).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metaplasia当鳞柱交界位于宫颈阴道部时,暴露于阴道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影响(平时阴道液PH值为4.5~5.5,偏酸),移行带区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开始增生,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之柱状上皮脱落,而被复层鳞状上皮所替代。它既不同于正常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又不同于非典型增生(更不能把它认为是癌)。2).鳞状上皮化Squamousepithelazation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基底层之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

7、代。多见宫颈糜烂愈合过程。2.子宫颈癌的形成过程Developmentofcervicalcancer当宫颈上皮化生过程活跃,某些外来致癌物质刺激,或移行带反复变动,移行带区活跃的未成熟细胞或增生的鳞状上皮可向非典型方向发展:不典型增生特点: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核深染,核异型,核分裂相。这种变化称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cervicaldysplasia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被不同程度异型细胞所替代,由基底部逐渐向上皮全层发展的异常分化,根据其上皮异常分化的程度将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三度(III级)轻度(I级)mild(gradeI)病变局限在上皮层下1/3中

8、度(II级)moderate(gradeII)病变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