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

ID:1984075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6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1页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2页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3页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4页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德国职业教育依托独特的管理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双元制”模式的实施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加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职业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1.德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就业者获得就业的前提。“双元制”是德国职

2、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包括企业和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是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德国职业教育强调的“双元制”模式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就是学生每周两天在高职院校接受理论教育,其余时间则要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是德国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德国职业教育具有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德国的考试主要是由教育的第三方——IHK按照标准监督执行,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由工商业联合制订,这样就会保证考试内容的切实实际性。

3、具体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面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负责考试的机构不直接参与教学,这样就实现了教考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工作性。另外,德国也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按照联邦政府的要求进行设置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时需要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规则进行,这样就会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提高实践教学的理论性。3.德国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资质进行严格的规定,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必须要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同时还对

4、教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且做出了细致的说明,为教师的培养制订了详细的规划,构建了完善的教师个人保障制度,提高了教师岗位的稳定性。二、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虽然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与德国“双元制”模式存在相似性,但是相比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绩,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1.对于实践教学的规定不同。虽然我国近些年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但是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仍占不到总课时的25%,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则要求占到45%,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外,我国高职院校

5、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没有硬性规定,这方面需要借鉴德国经验。同时,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观念也不同。德国“双元制”属于一种成熟的教育机制,被德国公众高度重视,并且他们崇尚技艺,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仍停留在工人的层面,认为其属于不光荣的职业,因此人们不愿意从事技工等工作。2.关于教师队伍的资格要求不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准入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就是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就可以,而对于教师的实践操作经验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德国职业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准入有着严格的规定,从事本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老师至少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6、,具有两年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且经过两年见习期学习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成为真正上岗教师。另外,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德国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与进修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必须加强进修以及道德素质培养,而我国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进修以及素质的培养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上存在随意性。3.实践锻炼教学的管理模式不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由高职院校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高职院校根据就业环境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出现专业设置相较于企业用工要求存在滞后的问题,而德国职业教

7、育管理是由政府根据职业标准不断调整的,这样就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另外,实践锻炼的平台也不同。我国学生参加实践主要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而德国学生实践主要是企业,这样必然在技能培养上存在差距。4.法律制度方面的制定。德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规定还处于空白。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区别分析,为切实提高我国职业教育

8、的发展,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良好经验,并且积极借鉴过来,以此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启示如下。1.转变观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德国学生很小就具有职业意识,而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职业教育存在反感情绪,因此我国必须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力度,借鉴德国财政政策,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全覆盖,强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在财政、科技等方面给予支持。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