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源头辨析

隶书源头辨析

ID:19847080

大小:60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6

隶书源头辨析_第1页
隶书源头辨析_第2页
隶书源头辨析_第3页
隶书源头辨析_第4页
隶书源头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隶书源头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隶书源头辨析张士东内容提要中国汉字经历了篆隶草正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向隶书的演变,是汉字演变中最为重要的变革。然而,篆书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的呢?对此,研究者甚多,主要结论有:隶书是由小篆(包括战国秦篆)省简而成的;隶书是草篆变成的等。但以上结论实在经不起客观事实的验证。本文作者化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对甲骨文至汉隶的大量排比研究,梳理出各部首在渐变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找到了验证字体演变的方法,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隶书源头在西周。翻开当今所有权威辞典,凡“隶书”词条下无不注释“隶书是小篆省简而成的”,或说法稍异而意思全同。这一观点显

2、然源于班固和许慎,就这样近两千年过去了。直到早于秦统一天下的云梦《睡虎地简》、甘肃《天水竹简》和四川《青川木牍》相继出土,学者们仍坚信隶书是在小篆之后产生的,于是就将小篆的成熟期推到了《商鞅方升》时代(前344年),而再将隶书接到小篆之后。即便将隶书的产生提前到战国后期,也依然遵循着传统的研究思路。三十多年前,郭绍虞、郭沫若提出了他们的新观点:认为“隶书是草篆变成的”①。什么是“草篆”呢?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郭老说的:“今传秦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秦代的隶书吧”②。遗憾的

3、是上述观点谁也没有去验证过它们的是非曲直。例如一个最简单的“木”字(部),这小篆的“”,草篆的“”、“”,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木”的呢?它变的过程,变的依据是什么呢?又如小篆(草篆)的“”(双手)部是如何变成隶书“、、、、”等形态的呢?它变的过程,变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还有“”变为“”,“”变为“阝”第24页等等,它们都是怎样变的呢?总之无论是许慎的说法,还是郭绍虞、郭沫若的说法,以及颇有影响的程邈创造隶书说、整理隶书说等说法,和圆转变为方折的说法,都没有也无法证明篆书到底是怎样变成隶书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说以上观点都无法证实“怎样变”的

4、实际问题呢?原因就在于脱离实际。因为上述观点无不以抽象的字体(一种文字的体系)为着眼点的。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几万字,说“隶书是小篆省简而成的”,“隶书是草篆变成的”,但是它们怎样“省简”怎样“变成”呢?过去没有人说清过,郭绍虞和郭沫若的新观点,尽管在学术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但是他们同样不能从文字遗迹中找出足以证明其演变的具体轨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汉字这一演变(运动)过程无疑也是有规律、有依据可循的。所谓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的结论和种种说法(观点)都

5、没有揭示汉字演变过程中,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即只有结论而没有依据,因此它无法解说怎样变的实际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最简单,且最基本的问题,即汉字是用毛笔一笔一画的写出来的,故字体演变当然不可能离开“写”这个最根本的因素。既然“写”是字体演变的最根本因素,我们为什么不从“写”入手研究而光从“体”的角度去推测呢?我根据自己四十几年对各体书法的书写实践和对古今各种字体的比较分析,得出的看法是: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的笔法笔顺是经常变动的,而笔法只要一变,笔形必将随之变化;笔顺只要一变,部件部首的组合又将随之变化;笔法笔顺变了,部件部首的

6、形体与组合变了,字形、字体当然也将随之演变。因此,一笔一画的演变恰恰是字体演变的最基本、最具体、最实际和最重要的环节,这与过去以文献加推理和从体系到体系(宏观到宏观)的抽象的甚至以感性加臆测的方法是绝然不同的。下面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不平凡的一横一横是最平凡不过了,但几万个汉字中有几个字没有横画呢?但是如果我们追一下根、究一下源,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平横的形成却是历经沧桑,来之不易的。第24页1、弧势笔画是怎样变成平横的在篆书体系中,弧势笔画是很多的,它涉及的部首就有、、木、禾、老、又、子、毛、扌、牛、言等等,而这些弧笔是怎样变成平横的

7、呢?只要剖析一例,其余就迎刃而解了。东周之后的篆书渐取纵势,笔画都好向上下伸展,所以凡上弧形笔画都必然作双向合抱的写法,如木字(部)的上部为“”,而所谓的草篆亦都作合抱之法,即使是字形特扁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也莫能例外。比如秦石鼓、诅楚文、瓦书、诏版、权量、兵器铭文和以后的汉篆,凡能向上伸展的笔画无不作“”或方折式的“”写法。其实无论用圆转法写还是方折法写,都必须两笔合成,而且书写起来十分麻烦,这显然与隶书的一横是无法贯通的。尤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两笔法变成一笔法的先决条件,变弧笔为平横的过程就不可能实现。图1图2西周金文↑伯格簋卓

8、林父簋散盘青川木牍睡虎地简一○·四战国后期隶书↑老子乙前五上一号墓竹简二九二孙膑·一六五老子乙二一四上西汉隶↑矦马盟书东周篆书↑利簋守簋西周金文↑春秋事语七八定县竹简一○西陲简四八·四西汉隶↑睡虎地简二四·二○战国后期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