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血糖课件

小儿低血糖课件

ID:19871076

大小:558.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7

小儿低血糖课件_第1页
小儿低血糖课件_第2页
小儿低血糖课件_第3页
小儿低血糖课件_第4页
小儿低血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低血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低血糖诊断标准全血血糖在婴儿和儿童<2.2mmol/L(40mg/dl),足月新生儿<1.7mmol/L(30mg/dl),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1.1mmol/L(20mg/dl),但当出生婴儿血糖<2.2mmol/L(40mg/dl)就应开始积极治疗。病理生理改变葡萄糖是脑部,尤其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十分有限,仅能维持数分钟脑部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又不能像其他组织那样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全部直接来自血糖。低血糖时,中枢神经每小时仍需要葡萄糖6g左右,当葡萄糖持续得不到补充、肝

2、糖原全部耗尽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神经症状。低血糖的主要危害低血糖对小儿的危害以神经系统为主,成年人肝脏产生的葡萄糖60%~80%被脑利用,而新生儿80%~100%被脑利用。由于生后第1年脑发育最快,葡萄糖的利用率最大。葡萄糖还是合成脑细胞的成分如机构蛋白质,髓鞘等重要基本物质。低血糖时这些脑细胞结构的基质碎裂,脑能利用代谢中间产物如乳酸盐、丙酮酸、氨基酸及酮体等作为脑代谢的物质。但新生儿酮体的产生量极有限,特别是高胰岛素低血糖时对脑损伤更为严重,脑细胞膜功能完全被破坏致永久性脑损伤,脑灰质萎缩,脑白质髓鞘减少,脑皮质也萎缩。临床表现①自主神经系

3、统兴奋的表现②脑功能损害的症状①自主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在低血糖发生早期或血糖下降速度较快时,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病人常有饥饿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紧张、焦虑、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偏高、手足震颤等表现。②脑功能损害的症状如果低血糖未能很快恢复,可导致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轻者仅有烦躁不安、焦虑,重者出现头痛、视物不清,反应迟钝,语言和思维障碍,定向力丧失,痉挛、癫痫样小发作,偶可偏瘫。如低血糖严重而持久则进入昏迷,各种反射均消失,甚至死亡。低血糖症状②脑功能损害的症状小婴儿低血糖可表现为青紫发作、呼吸困难、呼吸暂停、

4、拒乳,突发的短暂性肌阵挛、衰弱、嗜睡和惊厥,体温常不正常。儿童容易出现行为的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贪食等。病因及诊治方法血糖食物糖消化,吸收肝糖原糖原分解非糖物质糖异生氧化分解CO2+H2O糖原合成肝(肌)糖原磷酸戊糖途径等其它糖脂肪、氨基酸饱食、空腹、饥饿不同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肝Gn:90-100g肌Gn:200-400g3.9-6.1mmol/L病因①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②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③婴儿和儿童高胰岛素血症④酮症性低血糖⑤各种升糖激素缺乏⑥先天性代谢缺陷⑦糖尿病治疗不当⑧其他1.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主要原因是糖原贮备不

5、足,体脂储存量少,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均少,因而容易发生低血糖。2.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病因: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高糖素分泌不足,内生葡萄糖产生受抑制而易发生低血糖。治疗:葡萄糖的输入应维持到高胰岛素血症消失才能停止。输入葡萄糖同时应防止发生高血糖,每个患儿葡萄糖的需要量不同,应依每个患儿的需要进行调整。3.婴儿和儿童高胰岛素血症①高胰岛素血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因胰岛β细胞增生、胰岛细胞增殖症或胰岛细胞瘤所引起。当血糖<2.2mmol/L(40mg/dl)时正常人血胰岛素应<5mU/L,而不能>10mU/L。高胰岛素血

6、症患儿血胰岛素常>10mU/L,、血浆胰岛素(mU/L)/血浆葡萄糖(mg/d1)比值>0.3,即可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3.婴儿和儿童高胰岛素血症②胰岛细胞瘤的胰岛素分泌是自主性的,胰岛素呈间断的释放,与血糖浓度无相关关系。胰岛细胞增生是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增生。胰岛细胞增殖症是胰腺管内含有胰岛的4种细胞,呈分散的单个细胞或是细胞簇存在的腺样组织,为未分化的小胰岛或微腺瘤。3.婴儿和儿童高胰岛素血症③应进行病因的鉴别,除腹部CT或磁共振偶能发现胰岛腺瘤外,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治疗,静脉输入葡萄糖急救后开始服用皮质激素,效果不明显时改用人生长激素每日

7、肌注1U共3d,或直接改服二氮嗪(见后文),连服5d。目前最有效的是长效生长抑素治疗,尤其是发病晚、病情较轻者,但药价昂贵,可用于缩短手术前准备日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需剖腹探查,发现胰腺腺瘤则切除,如无胰腺瘤时切除85%~90%的胰腺组织。4.酮症性低血糖①为最多见的儿童低血糖。常见于1.5~5.0岁小儿,多在晚餐进食过少或未进餐,伴有感染或胃肠炎时发病。次日晨可出现昏迷、惊厥,尿酮体阳性,病儿发育营养较差,不耐饥饿,禁食12~18h就出现低血糖,空腹血丙氨酸降低,注射丙氨酸2mg/kg可使血葡萄糖、丙酮酸盐及乳酸盐上升。至7~8岁可能因

8、肌肉发育其中所含丙氨酸增多,可供糖异生之用而自然缓解。4.酮症性低血糖②诊治要点:①禁食8~16h出现低血糖症状,血和尿中酮体水平明显增高,并有血丙氨酸降低。②应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