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矮寨大桥

湖南矮寨大桥

ID:19883333

大小:2.8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7

湖南矮寨大桥_第1页
湖南矮寨大桥_第2页
湖南矮寨大桥_第3页
湖南矮寨大桥_第4页
湖南矮寨大桥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矮寨大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矮寨大桥悬索桥悬索桥,又名吊桥(suspensionbridge)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把桥面吊住,在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同缆索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活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相对于其它桥梁结构悬索桥可以使用比较少的物质来跨越比较长的距离。悬索桥可以造得比较高,容许船在下面通过,在造桥时没有必要在桥中心建立暂时的桥墩,因此悬索桥可以在比较深的或比较急的水流上建造。悬索桥比

2、较灵活,因此它适合大风和地震区的需要,比较稳定的桥在这些地区必须更加坚固和沉重。优点缺点悬索桥的坚固性不强,在大风情况下交通必须暂时被中断悬索桥不宜作为重型铁路桥梁悬索桥的塔架对地面施加非常大的力,因此假如地面本身比较软的话,塔架的地基必须非常大和相当昂贵。国外现代自锚式悬索桥日本此花大桥韩国永宗大悬索桥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新桥其它自锚式悬索桥国外现代自锚式悬索桥1大连金石滩金湾悬索桥2、浙江省平湖市海盐塘桥五大世界建桥难题摆在面前在德夯大峡谷上空建悬索桥,一开始就与五大世界级难题狭路相逢: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

3、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100米;地质复杂:桥位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气象多变:峡谷多雾,瞬间最大风速极大,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吊装难:主缆及钢桁梁在355-400余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总量近两万吨;运输难:土建工程运量大,仅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施工设备等运输总量就达四十多万吨。4个世界第一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受地形限制,大桥两端直接与隧道相连,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创世界第一。峡谷山势复杂,首次创造性采用岩

4、锚吊索结构,并使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创世界第一。首次创造发明并使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创世界第一。横跨湘西矮寨德夯大峡谷的矮寨特大悬索桥,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20公里。大桥跨度达1176米,距谷底垂直高度达355米,在横跨大峡谷的钢桁梁悬索桥中,为世界之首。大桥两端直接与隧道相连,主线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梁宽27米,路基宽度24.5米,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大桥介绍创新和比较开发隧道建设成本更低,施工难度更小对环境有害法国米约大桥2号仅245米LED防

5、雾灯每年三四个月雨雪冰冻天气,自动防冻液(环保)喷淋系统防止桥面结冰。7918网西部大开发8条重要通道之一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包头至茂名建造过程第一步是基础开挖,包括两岸锚碇、索塔(桥塔)及茶洞岸桥台基坑开挖。从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建造过程第二步是两岸锚锭、索塔钢筋砼(混凝土)施工。这一过程耗时一年,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建造过程第三步是通过飞艇完成先导索架设,在此基础上架设施工猫道(临时施工便道)。从2010年3月至7月。建造过程第四步是主缆架设。通过牵引系统,把构成主缆的169根索

6、股从茶洞岸牵引到吉首岸。从2010年8月至10月。建造过程第五步是安装起固定作用的索夹和吊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建造过程第六步是利用在矮寨大桥建设过程中首创的“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从2011年6月至8月。用了三年确定设计方案由于矮寨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到底是选择通过桥飞越大峡谷,还是采用隧穿越群山,设计单位接手设计之初就做了比选。湘西矮寨悬索桥的总设计负责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副院长胡建华介绍,如果选择建隧道,那隧道会有七八公里长,工程造价上会比悬索桥高2亿元;同时,隧道日常运营过程中需

7、要照明、通风,要配备消防、紧急救援等方面设施,从管养方面而言,桥梁比隧道每年可以节约3000万左右。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经济方面桥梁的优势更明显。用了三年确定设计方案其次,从环保方面来讲,桥梁方案比隧道方案少产生180万立方的废方,“无论把这180万立方堆在什么地方,对环保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湘西,对自然景观也有很大的破坏。”再者,桥梁方案比隧道方案的路线缩短约11km,施工工期对国道正常运行和地方群众出行干扰小得多。用了三年确定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在方案论证过程,从200

8、4年至2007年矮寨桥的设计方案差不多做了三年。当时在路线跨越峡谷的几公里范围内,先后选择了7个桥位和8个线位综合比选。通过严格选拔、计算、现场勘探等工作,最终确定现在的桥位方案。现在桥梁所处位置地质条件比较好,跨度在900米至1300米范围,是峡谷最窄的一个区域。抗风大桥模型经历了风洞实验抗振恒载90%,桥不易振动抗压能同时承受200辆普通小车重量防雷防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