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ID:19897918

大小:1.7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7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_第1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_第2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_第3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_第4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王晓云本次讲课主要内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和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概念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血管内置管的一般原则1、血管内置管应严格掌握指证,只在医疗及诊断上有需要时才使用。2、置管针选择(1)、塑料软针包括留置针、颈内/锁骨下静脉导管(CCVA)、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入导管(PICC)使用于:1)、需长期留置静脉注射。2)、使用全静脉营养溶液(TPN)。3)、血管内压力监视。(2)、钢针包括普通一次性静脉针、静脉输液针,使用于:短期静脉注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

2、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iion,CRBSI)是指血管内留置导管的病人发生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局部炎症: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全身感染:发热、寒战,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排除继发于手术切口、腹腔内、院内获得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感染途径途径有3种:①在穿刺皮肤时,皮肤表面的细菌会被推至导管内段及尖端成为定植菌;②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原菌通过血流传播至导管成为定植菌;③外在的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导致细菌在管内繁殖,引起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血管相关性感染

3、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进行临床诊断: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2、延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国内诊断标准(2001年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导管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如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置管,选择性还是紧急置管;导管种类(塑料>金属),穿刺部位(股静脉>颈内静脉(右侧31%低于左侧53%)>锁骨下静脉)、放置方法(切开置管>经皮穿刺置管)、导管腔数(3个>2个>1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留

4、置部位之选择:1、周边静脉留置 (1)成人的导管留置部位以上肢较下肢为佳。 (2)小儿患者优先选择注射在头皮、手部或足部,较注射在腿、手臂或肘窝部位为佳。2、中心静、动脉留置 (1)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注射部位,以锁骨下较颈部或腹股沟为佳。 (2)4岁以上患者,预期长期(>30天)血管输液,应在外周血管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护理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时不应进行插管操作。需要长期置管(>30天)治疗的病人术前要求洗澡并在手术室植入。置管与护理穿刺点的选择:外周静脉穿刺点的选择:下肢危险高于上肢,手部危险小于腕部和前臂。中心静脉穿刺点的选择

5、:股静脉>颈内静脉(右侧31%低于左侧53%)>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5—10天选用颈内静脉,>10天选用锁骨下静脉静脉。需要长时间留置主要用于静脉营养时,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洗手、无菌操作、正确选择消毒剂、合理更换敷料等措施是一个整体,宜联合使用,并建立合理的流程监督医疗过程。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当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导管的处理: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

6、,应当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除或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等。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周围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周围静脉导管留置相对容易,操作创伤较小,所需费用较少,所以如果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两份不同部位的血标本进行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药物之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穿刺)。如果穿刺部位有局部感染表现,应同时留取局部分泌物做病原学培养以及革兰氏染色。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中心静脉导管:

7、此类导管是导管相关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源。在临床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表现的早期,通常难以获得即时的病原学证据。因此,大多数情况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有关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做出判断。 有研究显示,仅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导管相关感染时,拔除的导管约四分之三被证实是无菌的;对于那些没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没有导管穿刺部位的感染并且尚无确切菌血症证据的患者,比较立即拔除导管和在严密观察条件下保留导管的两种处理方案。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在仅出现发热,不合并低血压或脏器功能衰竭时,可以选择保留导管或原位使用导丝更换导管,而不必常规拔除导管。无论选择以上何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