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1-a概论试题

10-11-1-a概论试题

ID:19908189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7

10-11-1-a概论试题_第1页
10-11-1-a概论试题_第2页
10-11-1-a概论试题_第3页
10-11-1-a概论试题_第4页
10-11-1-a概论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10-11-1-a概论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择对一段话的解释,联系时代、背景,上下左右,对观点作出自己的解释,出自何处1、“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必定通向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在英国已经进行了七八十年,目前正在向着自己的决定性关头快步迈进。)”(英国状况)本段选自恩格斯《英国状况》,创作与1843年秋至1844年春。光荣革命以后,《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在实际上确立了议会高于国

2、王的原则,并对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杜绝了回到君主专制时代的可能。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科学技术的实践与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进而要求取得政治的统治地位并得到了满足,而工人阶级的权利却未能实现。矛盾争端转移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到了40年代,工人阶级决定抗争,发起了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宪章运动对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使得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而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整个英国社会发生了大变革,所以说英国革命是社会革命,任何一个领域的变化都影响着这场革命,也被这场革命影响着。在恩格斯看来,社会革命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巨大,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它的作用,能够不断地变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从而强制性地建立起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就是说,社会革命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促进社会政治昌明、文化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催化剂。2、18世纪,“政治学以人作为基础了”(英国状况)根据上下文,为什么到18世纪才有

4、了人的位置,联系人类发展进程,君权神授——文艺复兴——发现人——人民主权本段选自恩格斯《英国状况》,创作与1843年秋至1844年春。1842年秋,恩格斯来到当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英国,当时的英国社会,大工业机械化生产使得英国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上更加工业化和专业化,政治上更加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更加城市化和流动化,宣告英国现代化时代的来临。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而中世纪的神学家则把人的本质偷换成了神的虚幻性。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极力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弘扬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和理性。这股思潮对于人类摆脱封建主义的“神权中心论”、“君

5、权神授”的精神枷锁和自然界的奴役,启发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60年,乔治三世执政,实行个人统治,遏制甚至消灭了人们对于政治的兴趣,国王的话被奉为金科玉律,毫无民主、法治可言。根据马克思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奠定了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利益被升格为对人的统治,为了维护个人既得的利益,保护个人财产不受外人侵犯,财产的统治必然要首先反对君主专制,反对一党专政。于是民主主义党派伴着工业革命同时出现。1769年权利法案协会的成立以及民主主义原则的重新讨论,都充分体现

6、出了英国政治由专制化走向民主化,由君主化走向法治化的进程,权力开始向人民转移。所以说,18世纪,“政治学以人作为基础了”。3、“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德意志)德国从宗教改革到1789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内战,国家分裂,社会矛盾尖锐。而后,法国革命像霹雳一样击中了混乱的德国。拿破仑的入侵直接摧毁旧的封建体制,德国被迫接受它的资本主义。而后德国实现光荣解放,

7、推翻了拿破仑带来的一切,但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带来的影响已经如影随形。1842-1845年德国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当时德国哲学与德国社会主义都属于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脱离实际、抽象地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用“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这一观点来论证“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必须在观念上反映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