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

ID:19943067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第三单元课后习题答案各小组成员传抄于书上,不用抄题目,科代表一周内检查是否完成。第14课课中思考题:1、分别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四月提纲》、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异同。①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②《四月提纲》指明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明确路线。不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可以立刻实现的目标,而是主张苏维埃把社会化生产和产品分配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应急政策,试图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2、新经济政策的依据

2、是什么?依据的是1921年苏俄的实际国情,就是列宁说的“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即国内战争胜利后农民强烈反对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暴动,工人涣散,发生兵变。尽管叛乱最终被镇压,但苏维埃政权处境危急。阅读与思考: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①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②“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

3、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③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它超越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抑制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析与探究:布哈林的罪名是否成立,为什么?答:罪名不成立。因为俄国革命是经济落后国家低级类型的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只能是逐渐地“和平深入”,新经济政策与之符合。布哈林的罪名是其反对派把经济理论的探讨同阶级斗争联系后强加给他的,是党内斗争的结果。自我测评:1、苏俄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哪些方面进行了调整?有何历史意义?①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4、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所有企业生产。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农业方面,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由农民自由支配;工业方面,不再实行工业国有化,国家只管关系经济命脉的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用按劳分配取代强制劳动。③受到工人农民的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简析斯大林体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经验: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计划管理,适应了苏联初期经济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水平,有积极作用。教训: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产值、产

5、量,农民负担太重。违背了列宁的有益探索,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第15课课中思考题:1、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

6、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3答:说明出于资本家个人扩大生产、追求更大利润的需要,盲目生产的无政府状态。2、为什么德国纳粹组织能获得迅速的发展?答: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又受《凡尔赛条约》束缚,民族复仇心理严重。特别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剧烈的社会动荡,政府无力复兴经济和应对危机。纳粹党利用形势,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欺骗宣传,向每个阶层许下美妙的诺言,蒙骗了在危机中陷入绝境的中下层民众,党员人数激增,从而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最终夺取国家政权。3、面对危机,罗斯福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

7、大区别是什么?答:胡佛自由放任经济。罗斯福大力干预经济。4、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自由放任政策不能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阅读与思考:提倡多消费、政府出资办公共工程与缓解经济危机的关系。答:针对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问题,鼓励消费和投资以促进社会有效需求。多消费,能促进商品、资金流通;兴办公共工程,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缓和了阶级矛盾。由此,就从经济、政治方面缓解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解析与探究:1、比较胡佛与罗斯福对政府责任作用的看法。答:胡佛认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条件,政府的唯一作用就是当好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