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19961715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8-4-168:57:21来源: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作者:【大中小】  我国于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8项减值准备‚即在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将各项资产实际发生的减值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或损失‚以使企业的资产回归其真实价值。然而从目前企业执行减值政策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未达到制度制定者的预期目的‚资产减值政策甚至成为了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的手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和实务作进一步探讨‚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我国资产减

2、值会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扩大了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范围‚明确了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加强了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规范‚为我国企业进一步贯彻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新制度的执行有利于挤出企业资产水分‚清除劣质资产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使会计报表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加以解决。  第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

3、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参与才能认定。这项工作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三是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要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四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

4、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资产的种类繁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第二‚计提被滥用。一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的手段。一些经营状况恶化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之机‚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借以释放经营压力‚为未来财务状况迅速好转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往年先多提资

5、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资产减值准备之所以被上市公司大肆用来操纵盈余‚其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

6、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用此调节盈余提供了可能;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暂停上市及退市的规定‚一些亏损公司便充分甚至过度利用会计政策‚在亏损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会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争取盈利避免被ST处理;另一些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则在最后一年大幅度

7、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希望借助这种“一次亏个够”的做法‚博取公司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虚增了收入、隐瞒了费用‚从而形成了较严重的“资产泡沫”‚为了释放风险而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负债进行清理。二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逃废债务的手段。在2002年年报中‚许多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应收款、借款担保等全额或大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即使经过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仍占绝对控股地位‚公司治理的内部人控制

8、弊端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除此以外‚上市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欠款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也有内外勾结逃废债务的可能。三是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执行得不彻底。不同的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不同的资产项目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差别很大。有的企业在某些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