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

ID:20026650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_第1页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_第2页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_第3页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郸城县旅游形象策划策划人:钱焕策划背景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西临人文始祖羲皇故都淮阳,北接道家鼻祖老子故里鹿邑,东连曹操故居安徽亳州,是河南东大门,被称为“两省三县通衢”。郸城历史悠久,战国后期属楚,汉置“郸”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资源丰富。春秋时,老子执炉炼丹于洺水之滨,丹成后著《道德经》,便有“丹成”称谓,今洺河北岸尚存老君庙、炼丹炉遗址;战国时,纵横家鬼谷子王禅到洺河桥下避风,遇二老者弈棋炼丹,丹成后王子服丹升仙,现河上有“王子桥”。县城南5公里有段寨遗址,早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龙山文化,出土大量陶器;城东10公

2、里有宁平国古迹,公元26年汉光武帝刘秀封妹刘伯姬为宁平长公主,封地故城即宁平,今宁平镇南有公主陵;县城西10公里有西汉廉吏汲黯墓冢,现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郸城是革命圣地,抗日将领彭雪枫、张爱萍、魏凤楼、李子木等都曾在郸城开展革命工作,现存有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整训纪念馆、红军碑、张又铭纪念亭。郸城人尤爱书法艺术,书家名人辈出,墨宝璀璨闪烁,历史上董其昌、王铎曾客居郸城,在这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近代有王祖同、朱炎昭、刘澄之等一批有影响的书法家。郸城现有国家级书画会员15人,省级会员59人,一批中青年书法人才成绩斐然、瞩

3、目书坛,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郸城海纳百川,文化多元发展,位于县城东15公里的中原民俗园,集农、工、商文化为一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戏曲艺术蓬勃发展,首次将河南坠子搬上戏剧舞台,继而形成大型坠子剧种。郸城县艺术团排演的《五世请缨》、《杜鹃山》、《朝阳沟》等获得省、市戏曲大奖数十项,业已申报“中国戏剧之乡”。调查分析郸城县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丹成”、“仙城”美丽传说。县内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县城东15公里有国家2A级的中原民俗园旅游景区;洺河北岸有老君庙、炼丹炉遗址和“王子桥”;县城南5公里有段寨

4、遗址,早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龙山文化;城东10公里宁平镇南有公主陵;县城西10公里有保存完好的西汉廉吏汲黯墓冢;郸城是革命圣地,现存有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整训纪念馆、红军碑、张又铭纪念亭;有历史名人董其昌、王铎曾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郸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丰富。郸城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戏曲艺术蓬勃发展,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郸城坠子。郸城县艺术团排演的《五世请缨》、《杜鹃山》、《朝阳沟》等获得省、市戏曲大奖数十项,业已申报“中国戏剧之乡”。但是郸城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县内交通条件差。多年来,郸城没有对本地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资源

5、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建立一些旅游景区景点,导致郸城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为外界人所知,县旅游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深挖本地历史文化、古迹遗址、风景民俗等资源优势,发展内涵开发旅游产业,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形象定位-4-以“王子传说、老子炼丹炉遗址、宁平公主墓、汲黯冢”等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点,结合“中原民俗园、郸城县人民公园”等现代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郸城的景区景点,打造具有地方浓厚文化色彩的旅游目的地,树立郸城旅游强县的形象。策划目标(一)近期目标通过一系列有利的宣传活动,迅速提升郸城县的知名度,并逐步在全国确立其独特的

6、地方浓厚文化历史的印象,从而带动郸城旅游业的发展。力争在宣传开始的三年内,将郸城的旅游资源推出去,把旅游业的市场份额提高30%(二)远期目标使郸城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地方性特色浓厚的人文历史的旅游强县,牢固确立郸城旅游在河南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策划实施一、建设历史景点,打造宣传郸城的新载体(一)以“丹成”为基点,打造老子文化新亮点。郸城是一个因道教鼻祖老子炼丹成功而得名的地方,相距老子故里鹿邑仅几十公里,有着浓厚的老子文化根基,况且在古代就有炼丹遗址、建有炼丹炉。应尽快在原老子炼丹遗址恢复修建炼丹炉、雕塑老子像,作为城标。(二)以“仙城”为媒介,打造王子

7、文化新视点。国家成立过鬼谷子研究会,各地对鬼谷子学说进行研究,郸城县有美丽的“王子”传说,就是鬼谷子王禅。郸城应抓住这一优势。尽快在大桥处竖立“王子升仙记碑”,雕塑王子塑像,组织专家搞好规划,在县人民公园内筹建老子、王子综合旅游景点“王子游园”、“王子升仙园”等。(三)以恢复古迹遗址为契机,打造历史文化新载体。对包括老子炼丹炉和老君台庙、王子升仙、三教寺、柘邱寺、汲黯墓、宁平公主墓等进行复建或保护。全面宣传郸城历史文化,打造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载体。(四)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郸城文化新品牌。我县已拥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名县、中原民俗园、郸城泥人

8、张等多个响亮的文化名片,并且也已成为我县的特色文化,应当和历史文化一起宣传和推介,把多层次的文化研究和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