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ID:20052515

大小:76.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_第1页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_第2页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_第3页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_第4页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威海市立医院眼科摘要:目的:探析干预护理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青光眼住院儿童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眼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开展针对儿童患者焦虑情绪和依从性的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情况和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治疗依从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兵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

2、较差异显著,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青光眼患儿治疗过程中,针对其焦虑情绪和依从性情况,与家属相配合共同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焦虑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患儿治疗及护理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关键词:干预护理;青光眼;患儿;焦虑情绪;依从性青光眼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03%左右,其中青光眼儿童患者占一部分,其多为先天性型青光眼[1]。由于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治疗措施往往存布不配合、抗拒等行为,情绪上也会出现暴躁、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这些不良因素严重影响到儿童青光眼的治疗效果[2]。我院为了进一

3、步提高儿童青光眼患者的疗效,针对青光眼儿童患者的情绪、治疗依从性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青光眼住院儿童患者78例。经超声生物显微镜、共焦激光扫描等多项检查,均符合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年龄7〜14周岁,无智力障碍,无其他躯体性疾病,沟通顺畅;患者及家长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7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7〜13岁,平均(10.34±2.15)岁;教育年限为1〜7年,平均(4

4、.37&plUSmn;2.48)年,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龄为(11.64±3.05)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7〜14岁,平均(10.53±2.31)岁;教育年限1〜8年,平均(4.59±2.63)年,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3&plUSmn;6.4)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眼科护理规范进行护理,即日常基础护理、疾病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除常规眼科护理外,针对患者焦虑情绪与治疗依从性实施

5、干预性措施,内容如下。1.2.1心理护理冇研究表明,青光眼儿童焦虑程度与父母焦虑情绪呈正相关。因此针对患者及父母,共冋开展心理指导,尤其对母亲、患儿的心理指导更为重要。在心理护理中,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青光眼的认知,增强治疗信心,掌握情绪自我缓解方法,多运动以减轻精神压力。1.2.2患儿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青光眼的发生原因、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用眼、基本自我护理方法、不科学用眼行为等。采取一对一教育方式,对于低年龄儿童,知识内容以图画与文字相结合,教育者在讲解内容时可适当故事化、生动化,鼓励儿童积极发言,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奋哪些不科学的用眼行

6、为,激励患儿积极纠正不正确用眼行为[3】。每日一次,每次20〜30min,持续1周。1.2.3幵展对父母的青光眼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更加深入,要求父母掌握青光眼的危害、治疗重要性、防治措施、院外眼部基本护理方法、药物使用、如何长效管理等内容,以促进父母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与管理,从而有利于青光眼的长期治疗与病情控制。父母的健康教育方式可多种多样,如青光眼丛书、视频、讲座等,每周2次,每次30min,持续2周。1.2.4依从性在提高治疗依从性方面,一方面多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激励儿童主动配合治疗,对于依从性较差的儿童,不能强行,先与其交朋友,了解孩子心

7、中的想法或害怕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解释或让其观看其他儿童治疗时的状态,以消除苏心中的顾虑;另一方面,在儿童配合治疗及护理后,适当的给予物质上奖励,以促进他们长期保持积极治疗的心态。1.2.5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对儿童患者及父母就院外的自我护理、医嘱执行、用药注意事项等进行加强教育,以提高院外的自我管理能力[4】。1.3评估指标1.3.1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吋及出院前Id进行焦虑情绪评分,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1.3.2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治疗依从性情况

8、。完全依从: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措施;部分依从:对某些治疗、护理措施存在不情愿或不配合行为;不依从:完全抗拒治疗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