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

ID:20084583

大小:7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的临床观黄金狄菊萍张玉柱(甘肃省金塔县医院735300)【摘要】目的探讨湿热痹证用宣痹汤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宣痹汤,对照组使用U服消炎镇痛类药物,两组连续U服药物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0.90。对照组总有效率0.67。【关键词】湿热痹湿热痹证宣痹汤风湿痹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的论述。《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主要对风寒湿痹的论述较为详细,对湿热痹证论述较少,但间有论之,到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有较详

2、细论述提出“湿聚热蒸,蘊于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脉缓身疼,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竞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内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验之临床,各年龄段发病率相对比较高,起病缓慢,病程长,到后期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在临床上将痹证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热痹。木人通过近三十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发现湿热痹在临床上损害严重,病情发展较快,关节畸形明显、致残率较高。参考前贤经验,论述,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使用宣痹汤

3、进行论治湿热痹证,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40例痹证(湿热痹)患者,门诊75例,住院65例,男60例,女80例,年龄18—75岁。治疗组7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25—70岁,病程半年至30年,平均6.7年。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龄18—75岁,病程两个月至25年,平均5.25年。其他情况基木相同。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两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以及X线检查分期标准。治疗组使用

4、宣痹汤,每天一剂。对照组U服消炎镇痛类药物,两组连续U服药物30天。两组湿热痹证患者疗效对比:治疗组显效率0.52,有效率0.38,无效率0.10,总有效率0.90。对照组显效率0.40,有效率0.27,无效率0.33,总有效率0.67。临床疗效表明宣痹汤治疗湿热痹证疗效好,可以明显缓解湿热痹痛症状,只要辩证准确,不失为治疗湿热痹痛的一种新方法及好方法。临床资料140例患者门诊75例,住院65例;男50例,女70例;年龄18—75岁。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舌灰或红、舌苔黄腻或薄黄,面黄。两脉浮数、或滑数、吋有濡脉。②周身重着疼痛、困

5、乏无力,小便黄赤。大便吋稀吋干。③双手或单手掌指、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有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部疼痛④血沉大多在20—100MM/H,抗“0”阳性、RF阴性或阳性。CRP大多阳性。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定的分类标准以及X线检查分期标准。活动期标准:①休息吋关节痛超过4-5个以上。②晨僵持续1小吋以上。③5个以上关节肿胀。④关节压痛数超过5上以上⑤血沉大于(男)25MM/H或(女)30MM/H。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湿热痹阻证的标准。疗效指标分级与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

6、究指导原则》修定。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II年龄在18-75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列为观察对象。治疗方法宣痹汤方如下:防己30克,杏仁24克,滑石30克,翘20-30克,山栀子12克薏米30-110克,半夏12克,赤小豆30克,晚蚕沙12-15克,通草16克麻黄24克(先煎5—10分钟、去上沬)加减法:脾虚水湿盛者可加土白术、苍术。身疼甚者加片姜黄,海桐皮。气虚者可加用黄芪,阴虚者可加用生地黄。早期预防关节畸形者加虫类搜风药乌梢蛇,僵蚕,白花蛇等药进行治疗。临床上如果某一关节肿胀疼痛明显者可用上方进行离子导入治疗。每

7、日一剂,每剂水煎二次,先以500MML清水浸泡30分钟后,PJ文火煎煮50—60分钟,取汁150—200MML、温服。每日2—3次(強人每日服3次、弱者每日服2次)。观察指标疗效性观察:①症状、体征;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吋间、双手握力、关节功能、疼痛10CM水平对照表(VAS)测试。②实验室检查;ESR、RF、CRP、免疫球蛋白、X线摄片。安全性观察;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观察吋点;主要症状、体征在治疗后第1、2、4.6、8周各观察1次,实验室指标在初诊和疗程结束吋各观察1次。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8、导原则》修定。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50%,血沉及C反应蛋白冇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