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

ID:20115446

大小:6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_第1页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_第2页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牛占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人民医院150079【摘要】目的:研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心肺复苏成功47例,成功率为58.75%,10例患者存活13〜35h后死亡,其中死于原发病5例,死于器官功能衰竭5例。结论:临床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不仅可以缓解患者

2、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干预心脏骤停在临床上乂被称之为心搏骤停,主要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终止有效排血,停止心脏射血功能,心音与大动脉I専完全消失的一种疾病[1]。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后会使体循环停止,停止呼吸,在短时间内就能导致机体严重损害,使重要器官缺氧、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心脏骤停患者发病后,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因此,

3、木文探讨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5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为(58.3&plUsmn;3.6)岁,其中2例为肺栓塞,35例为脑血管意外,4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为颅脑外伤。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以及免疫性疾病者。1.2方法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治疗,異体操作如下.•持续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运用电除颤、气管插管,快速建

4、立静脉通道,通过呼吸机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运用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多巴胺以及肾上腺等药物给予患者治疗。1.2.2护理方法临床上在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一般来说,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肺复苏之前,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急救用品和医疗器械,确保抢救的顺利奋序进行;(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3)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4)早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并开放患者气道,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5)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便于静脉给予药物

5、;(6)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全面心电监护;(7)护理人员之间应该明确分工,每个护理人员负责相应的缓解,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应该指派专业护士管理患者的呼吸道管,定吋对异物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此外,还应该由专人管理输液通路,严格坚持查对制度,尽量避免药物的滥用和错用。成功复苏后,护理人员要给予全面的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尤其是自主循环和初期呼吸功能不稳定的患者。2.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

6、其中47例心肺复苏成功,成功率为58.75%,存活13〜35h后死亡患者为10例,其中5例死于原发病,5例死于器官功能衰竭。3.讨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AI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心脏事件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不同程度伴冇心律失常,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出现心脏骤停的几率越来越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脑细胞对缺氧、缺血比较敏感,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4min就容易出现不可逆损害,lOmin就容易导致脑死亡,所以临床上在治疗心脏骤停吋,改善机体循环是关键[

7、2】。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以及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抢救及时、科学护理尤为重要,可以降低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临床上在治疗心脏骤停吋,心肺复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而护理作为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冇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吋间的重要性,耽误lmin都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一定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吋给予患者血压监测、心电

8、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以及呼吸监护,对患者的心律、心率、瞳孔、呼吸以及意识变化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并认真做好记录,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及吋给予呼吸机氧气支持,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在确保抢救顺利奋序进行的同吋,又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