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ID:20140566

大小:6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成为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湛江524013【摘要】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治疗过程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丙药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

2、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中图分类号】R28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27—01为了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效果,木文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当作研究参与者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研究相关信息和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2

3、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主要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都在5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2.0}岁,主要括合并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3例和7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也为30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7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51-78岁,平均年龄达到了(63.7±2.2)岁,针对患者合并症状来说,高血压症状

4、患者有5例,糖尿病症状患者有3例,高脂血症患者有8例,两组患者都接受了临床专业疾病诊断,且都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诊断标准[1].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前期都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主要进行常规冠状动脉扩张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适量的鲁南欣康片,药物剂量控制在40毫克左右,每天服药一次,还给予患者适量的肠溶阿司匹林片,药物剂量控制在100毫克左右,每天服药一次[2].针对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严重患者来说,要适当增加一定剂量的硝酸甘汕.针对观察组患者来说,在基础治疗上加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该中药处方包括

5、柴胡、法半夏、桂枝、黄芩、酸枣仁以及人参,药物剂量都为10克[3].还要增加适量的牡蛎、丹参以及龙骨,药物剂量控制在15克左右,另外要增加适量的生姜以及炙甘草,药物剂量都为6克[4].患者每日服药一剂,每日分两次服药,每次服药100毫升左右.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在基础治疗后进行稳心颗粒临床药物治疗,患者每天服药三包,主要分三次服药.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SPSS26.0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主要选择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主要选择χ2检验,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存在

6、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2.1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对比经过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发现,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具体数据见下表1.表1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对比3讨论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冠心病患者发病率不断提升,针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导致其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原因比较多[5].主要由于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脏电生理指标异常等,该并发症状比较常见,且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人量临床实践结果表明,针对不

7、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来说,加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7].参考文献[1]吴春妹,吴青红.心可舒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11(5):750-751.[2]张芝辉,袁艳珍,王雪梅等.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疗效的对比研究⑴.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184[—185.3]阮仁正,张龙,

8、刘富颖等.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13,24(1):87-88.[4]陈宏,杜建红,张薇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期前收缩47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752-752.[5]王红.稳心颗粒治疗心室率缓慢且合并频发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147-148.[6]杨振杰,于晓华,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