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编辑说明

计算器编辑说明

ID:20150424

大小:4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0

计算器编辑说明_第1页
计算器编辑说明_第2页
计算器编辑说明_第3页
计算器编辑说明_第4页
计算器编辑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器编辑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x58oop编程说明书一、计算器按键说明:开关机键(开:、关:+)执行命令及回车删除键计算模式菜单程序编辑过程中可用于输入命令的程序命令菜单返回后退键提示:在计算器输入过程中,如需输入红色字体,则按+该键(例:+≒W)。如需输入黄色字体,则按+该键(例:+≒Rec)。二、计算器测量程序编辑说明:在编辑测量程序之前需进入程序模式(PROG),使用PROG模式进行创建和存储需要定期执行的计算程序。可以在存储程序时为其指定一个名称,这可简化调用、编辑、删除和其它文件的管理操作。82.1、指定程序运行模式创建新程序时,需要指定其“运行模式”,即运行程序的计算器模式。有三种运行模式:①COMP

2、(在此模式中执行的计算包括:矩阵、复数和统计计算),②BASE-N(在BASE-N模式中执行的计算),③Formula(内置公式类型的计算)。故我们在编辑测量程序的时候应该选用COMP作为我们的运行模式。2.2、创建新程序操作过程:首先按+(PROG)进入程序模式,此时显示的界面为:﹤1:NEW﹥表示新建程序;﹤2:RUN﹥表示运行程序;﹤3:EDIT﹥表示修改程序;﹤4:DELETE﹥表示删除程序;FileName?[A—ZS]FileMode1:COMP2:BASE-N3:Formula按1则进入创建程序输入程序名称之后按,此时将显示运行模式选择屏幕,选择﹤1:COMP﹥作为我们此

3、程序的运行模式(重要事项:仅当创建新程序时,才可指定运行模式。指定程序的运行模式之后,将不能变更)。2.3、输入程序选择好程序运行模式之后,界面将变成程序输入界面:此程序输入如下:先按然后选择3(PROG),此操作之后会出现界面选择3(If)则在程序输入界面中出现了If,接着输入A(+);=(+3(PROG)++1);25;();Then(+3(PROG)+4);“(+);F(+);O(+);R(+);—();L(+);O(+8);O(+);P(+);”(+);();For(+3(PROG)++++1);1;→(+3(PROG)+2);N(+);To(+3(PROG)++++2);10

4、0;();10;×();N(+);+;3;→(+3(PROG)+2);List(++1);X(+);[(+);N(+);](+)。完成输入整个程序后,按。此操作之后显示ProgEdit文件菜单(此菜单为程ProgEditA—ZSB—ZSC—ZS序修改菜单)。刚输入的程序名将会在屏幕上高亮显示(选中)。例:。如需修改则按,界面将切换回程序输入界面。若不需修改并尝试运行刚创建的程序(A—ZS),则按显示“程序菜单”屏幕,然后按ProgListA—ZSB—ZSC—ZS2(RUN),此操作可显示ProgList屏幕,按运行ProgList屏幕上当前名称高亮显示(选中)的程序。(运行该程序的前提

5、是已经编辑好其子程序及数据库)。若不运行刚创建的程序(A—ZS),需继续创建新程序则按1(NEW),界面将切换至新建程序。2.4、程序编辑实例2.4.1、正算主程序输入实例开机之后首先按+(PROG)进入程序模式,然后按1(NEW)新建程序,若先编辑正算主程序可将程序名编辑为(A-ZS),文件名编辑完成以后,按进入运行模式选择界面,按1(COMP)作为程序运行模式,选择好运行模式之后便进入了程序编辑界面。8正算主程序(根据各条线路改)A-ZSLbl0:?S:?Z:Prog“SJK-A”:“N=”:N◢“E=”:E◢“F=”:F▲DMS◢Goto0主程序说明:S:代表里程;Z:代表偏移距

6、离;G:代表偏移角度(以线路前进方向为X方向,顺时针转为正;N为X坐标;E为Y坐标;F:为切线方位角)。该正算主程序输入:Lbl(+3+7);0;:(+);?(+3+1);S(+1);:(+);?(+3+1);Z(+);:(+);Prog(+);“(+);S(+1);J(+);K(+7);—();A(+);”(+);:(+);“(+);N(+4);”(+);:(+);N(+4);◢(+);“(+);E(+);=(+3++1);”(+);:(+);E(+);◢(+);“(+);F(+);”(+);:(+);F(+);▲DMS(+5+4);◢(+);Goto(+3+8);0;主程序编辑完成

7、之后按2.3中所描述的操作过程,返回至程序菜单页面,继续创建所需编辑的正算子程序。82.4.2、正算子程序输入实例正算子程序QXZS-SUB10.5(1÷R-1÷P)÷L→D:S-O→X↙U+∫(cos(A+(X÷P+DX2)×180÷π,0,X)→N↙V+∫(sin(A+(X÷P+DX2)×180÷π,0,X)→E↙A+(X÷P+DX2)×180÷π→F↙N+Zcos(F+90)→N:E+Zsin(F+90)→EReturn子程序说明:该正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